【本報台北訊】教育部公布最新學生數預測報告,國小學生數預計在118學年跌破百萬,128學年將較102學年減少51.8萬人,預計未來16學年平均年減2.9萬人。對此,教團認為應該藉此調降班級人數,推動精緻化教學;家長團體則提醒少子化的城鄉差距,受創最深的仍是偏鄉學校。
教育部日前公布112至128學年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內容指出,112學年的國小學生數為123.5萬人,但118學年國小學生數估將跌破百萬,128學年將降至77.9萬人,較102學年減少51.8萬人,預計未來16學年平均年減2.9萬人。
國中的部分與國小學生人數變化情形類似,教育部指出,112學年國中生人數為54.6萬人,到128學年僅剩40.4萬人,較102學年減少42.8萬人,預計未來16學年平均年減8900人。高中方面至128學年預計剩42.1萬人,預計未來16學年平均年減1.1萬人。
偏鄉學校 受衝擊最大
對此,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應藉少子化的趨勢調降教學現場班級人數,尤其108課綱以學生為主體,可配合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況,推行精緻化的教學,讓校園有足夠的服務量能。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指出,都會區仍有所謂滿額學校、明星學校,可見少子化的影響會有城鄉差距,受創最深的仍是偏鄉學校。因此,他認為應協助偏鄉學校發展特色,例如以實驗小學做特色招生。
私校招生 呈M型分布
受到少子化影響,111學年高中畢業生人數較107學年減少約4分之1,其中私立學校受影響更甚。不過私校招生呈兩極化,專家表示,私立中學的招生呈現M型分布,明星私中受到的影響不大,且相較於高中,私立高職的招生情況又更不好。
根據教育部統計,111學年高中畢業生人數為17.1萬人,與107學年相較減少6萬人、約4分之1。5年前公立高中畢業生約12.7萬人,至111學年減少2萬人;私立學校107學年則有10.4萬人,至111學年減少4萬人,剩下6.4萬人。單從人數上來看,少子化減少的高中畢業生人數中,有3分之1的影響反映在公立學校,3分之2反映在私立學校。
對此,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說,公立高中職人數變少的其一原因,是每班招生人數逐年從以往的每班40人降至現在每班35人,也可以稍微緩和私中招生壓力。另一方面,吳忠春表示,私立中學的招生呈現M型分布,明星私中與對學生管教用心的私中,仍然得到許多家長的青睞,少子化對這些私中影響不大。
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主委林金財說,高中免試入學有就學區之分,都會區私立高中職的招生狀況較好,非都會區的公立高職反而招生較不好。整體來說,相較於普通高中、私立高職的情況又會更慘,有些新北市高職已經停招、甚至把目光轉向僑生專班,辦理建教合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