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綠色和平組織統計全台至少有100座垃圾暫置場,60處距學校不到兩公里,8處鄰近水源保護區;截至去年底,環境部統計全台打包的暫置垃圾達84萬噸,1座座垃圾山遍布全台,被立委戲稱儼然是「台灣新百岳」,環境部新任部長彭啟明則稱,要再等12年才能全數去化。
綠色和平團隊根據衛星影像及實地走訪估計,全台至少存在100座垃圾暫置場,且平均各縣市至少有1座,「垃圾百岳」因長期堆積垃圾去化不掉,有的已堆到2、3層樓高,且飄出惡臭,成了台灣最不堪入目的天際線。垃圾山火警頻傳、汙染水源已成常態。台灣是AI教父黃仁勳口中的科技島,如今卻成了垃圾島。
環境部統計顯示,近5年一般廢棄物總量已從983萬噸,成長至去年的1131萬噸。暫置垃圾量也從20.8萬噸,增至去年底的84萬噸,屢創新高。
護國神山 與垃圾山為鄰
燒不掉、埋不了的垃圾愈堆愈多,堆成的台灣新百岳已成環境品質的不定時炸彈。新竹縣就有新豐、竹東2處掩埋場共暫置22萬噸垃圾,其中2萬噸已暫時打包存放,但新豐掩埋場5年來自燃火災高達71次,讓周邊居民和下風處的新竹科學園區叫苦。
「很諷刺,我們在竹科的護國神山群上班,卻要與垃圾山為鄰。」新竹的黃姓工程師說,新豐掩埋場就在竹科的上風處,這兩年不斷有火警造成空汙,5月也有芎林廢木材堆置場火警,連續一周的空氣都是燒焦味,不僅傷害民眾呼吸道健康,家中有新生兒的家庭更擔心,很多同事家中長期都不敢開窗,空氣清淨機已是標配。
竹東掩埋場則在頭前溪飲用水取水口上方,還堆了9000噸垃圾。清華大學團隊去年採樣分析頭前溪底泥,若依美國的底泥規範,鋅、鉻、砷等重金屬都屬中度汙染,鎳已呈重度汙染,直指頭前溪又髒又毒。
垃圾隨袋徵收 僅雙北執行
全國家戶垃圾暫置量主要集中在桃園、台南、新竹、屏東、南投、雲林等地,有些縣市欠缺自主處理垃圾能力或中央調度失靈,各鄉鎮堆出1座又1座的垃圾山,衍生的臭味、空汙和汙水問題,讓附近民眾苦不堪言,猶如不定時炸彈,也被戲稱為隨時會燒起來的「活火山」。
廢棄物應從源頭減量,但垃圾隨袋徵收現在只有台北、新北執行。
桃園垃圾費目前隨水費徵收,原規畫2025年7月全面推動隨袋徵收,結果引發議員質疑,年度預算在去年議會審查時遭刪除,計畫被迫延後。
桃園市環境管理處長張書豪強調,相關行政作業都可行,但要改變民眾長達數十年的觀念不容易,是各縣市推行卡關的原因。
新竹縣則因沒有垃圾處理設施,垃圾處理成本較高,且有大量暫置垃圾待處理,暫未施行隨袋徵收。
南投縣環保局表示,南投縣的面積和人力,無法隨時稽查,廚餘量也會大量增加,反會造成新的環保問題,因此,暫無規畫垃圾隨袋徵收。
台南市政府為了徹底解決垃圾處理問題,擴大執行台南9處工業區的員工生活垃圾、連鎖便利商店、部分學校及夜市等非家戶產生的一般廢棄物隨袋徵收政策,環保局直言,隨袋徵收須逐步漸進,強推會造成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