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板動物園 永續不浪費

 |2024.06.09
639觀看次
字級
老鷹 貝特朗的紙板雕塑,不僅捕捉動物的神韻,也宣導永續發展和零浪費。圖/取自olivierbertrandsculpture官網
獅子 貝特朗的紙板雕塑,不僅捕捉動物的神韻,也宣導永續發展和零浪費。圖/取自olivierbertrandsculpture官網
熊貓 貝特朗的紙板雕塑,不僅捕捉動物的神韻,也宣導永續發展和零浪費。圖/取自olivierbertrandsculpture官網
狒狒 貝特朗的紙板雕塑,不僅捕捉動物的神韻,也宣導永續發展和零浪費。圖/取自olivierbertrandsculpture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提到雕塑時,人們往往會聯想到大理石、青銅等材料,然而,法國藝術家奧利維爾.貝特朗(Olivier Bertrand)採取一種非傳統的方法,他的作品,只使用回收紙板製作;這個獨特的創作方法,不僅讓他捕捉各種動物的原始情感及複雜的細節,同時促進永續發展和零浪費。

貝特朗1975年出生於馬賽,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亞洲人。從小,他就對繪畫、造型藝術產生濃厚興趣,尤其是摺紙,他表示:「我一直被紙張如何變形所吸引,一張簡單的紙經過巧妙的折疊後,彷彿注入了生命,喚醒大家內心的情感。」

在家養膝傷 拼出一隻猩猩

雖然貝特朗很早就有涉獵藝術,但求學時,卻沒有修相關的科系,而是讀了經濟學,畢業後,他投身網路設計;2018年,貝特朗因為膝蓋受傷,只能待在家裡休養,為了打發時間,他開始研究紙板,並動手把車庫裡存放的紙箱,拼出一個真人大小的猩猩。

後來,他在同行的鼓勵下,帶著大猩猩前往巴黎大皇宮,參加藝術博覽會,並獲得銅牌獎。貝特朗分享,那時起,他就停止設計網頁,全心投入他的初心──藝術,他說:「我覺得像美夢成真。」

貝特朗表示,「紙板有許多優點,它非常容易掌握,而且是一種輕質材料,非常適合大型創作」,除了猩猩,他陸續又用紙板做出了獅子、老鷹、狒狒、大象等動物雕塑,「我選擇用脆弱的紙板,創作擁有強大力量的動物,希望透過這種矛盾性,對生態保育敲響警鐘」。

除了動物,貝特朗也從神話、傳說中汲取靈感,不管是斯巴達戰士、日本武士,他都能用紙板製作出來,貝特朗分享:「我喜歡用人們會扔掉的日常、無害的材料來製作藝術品,為那些沒有價值的東西賦予價值。」

讓廢紙變身 展現滿滿力量

踏上藝術之路後,貝特朗就開始蒐集不同厚度、大小的紙箱,他會使用最厚的紙板來建造動物的外型,接著切割、拼貼,來模仿動物的毛皮及紋理,最後再用油漆進行修飾。比起精雕細節,他更注重展現姿勢,從翱翔的老鷹、奔騰的野馬,甚至護衛家園的勇士,貝特朗都能用紙板,展現滿滿的力量。

對貝特朗來說,藝術占據人生很重要的部分,他坦言,雖然很快樂,但不免有所犧牲,因為當他一頭栽進創作時,會跟生活其他部分脫節,但藝術提供很大的成就感。另外,貝特朗分享,他從小就染上自體免疫疾病,影響肝臟和消化系統,但自從他轉行當藝術家後,身體狀況卻逐漸好轉,他推測,也許是創作時,讓他進入了冥想狀態,有助維持整體的平衡,貝特朗笑稱:「也許藝術拯救我的生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