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開刀房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接到院方「手術延後」通知。
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表示,三總的確因為護理人力不足,無法滿足衛福部對護病比的要求,而以關床因應;他多次告誡醫師,不可責罵護理師,絕對營造職場友善環境,「可以少一個醫師,但不能沒有護理師」,少了護理師,就得要關床。
新人報到情況 不如離職速度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在醫院自救、衛福部實施夜班護理津貼後,病床降載(關床)似有止血跡象,台大等指標醫院逐漸回穩,目前各醫學中心關床率約一成,但部分區域醫院卻愈來愈惡化。
北部一家擁有五百床的區域醫院,最近只開三百五十床,足足關閉三成,該院高層無奈地說,護理師出走、人力不足,幾乎每家醫院飽受關床之苦,其所引發的蝴蝶效應,遠遠超乎預期,多家醫學中心出現「過午不開刀」奇特現象。為縮短開刀等候時間,只能建議患者先走急診,才有開刀優先權,但平均得在急診室等上兩、三天,期間就睡在手推床上。
「沒有人想要關床,這是醫院賺錢的金雞母。」一位年輕外科醫師表示,只要關床,就少了一大筆健保收入,護理師人力是決定床位存廢的主要關鍵,今年實施護病比新制,需要更多醫護人力,但新人報到情況遠不如離職速度。
醫病關係不對等 壓力沉重
受到護理人力流失等因素影響,各醫院關病,造成一床難求,出現急診壅塞、手術及癌症治療延後等情形,民眾醫療權益受損。衛福部健保署為了解各層級醫院病床使用情形,近日發函至各醫院對於健保許可床數、醫院真正開放的床數,以及最後申報健保床數,如發現床位數相差過大,要求院方說明,以了解真正關床原因。
醫界人士舉例說明,如一家醫院開放床數為五百多床,但申請健保僅四百多床,其中未使用病床一百床,降載比率(關床)達百分之二十,健保署了解其中差距的原因,進而擬定進行後續政策。
各大醫院祭出加薪,另有簽約金、留任獎金,並提前至護理學系挖角。南部一家大型醫院在護理師聘用宣傳海報上寫著「徵才拿大獎」,保證年薪超過七十萬。洪子仁指出,配合衛福部護理人員夜班津貼,護理人員流失慘況逐漸趨緩,就看今年護理系畢業生,有多人願意投入醫療機構職場服務。「薪水只是護理師離職的原因之一。」洪乙仁分析,醫療工作壓力沉重、醫病關係不對等,加上部分患者或家屬的語言暴力甚至肢體暴力,都可能讓護理人員萌生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