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據衛福部推算,長者憂鬱症現行為每6人就有1人有老年憂鬱,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表示,台灣65歲以上憂鬱症盛行率達16.7%,但實際就醫人數不高,與老年憂鬱難察覺、憂鬱症汙名化、失智與憂鬱初期症狀診斷不易等3大因素有關。
據國健署統計,台灣15歲以上患中度以上憂鬱約占總人口8.9%、重度憂鬱約5.2%,粗估台灣約有200多萬名憂鬱症患者,等於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患有憂鬱症;若以年齡區分,65歲以上憂鬱症盛行率極高達16.7%,等於每6名長者就有1人患有憂鬱症。
由於憂鬱症與自殺具有高度正相關,衛福部分析高齡者憂鬱症及自殺趨勢數據,發現55~64歲間心理調適能力與其他高齡者相比較佳,65歲以上心理調適能力介於中間值,75歲以上的能力最差。陳亮妤表示,以她在臨床經驗,及在自殺通報原因中,「久病」也是影響長者心理調適能力的重要因素,生理問題會影響到心理狀態。
心健司去年結合社家署以及各縣市內的老人據點,篩檢65萬人次長者,篩檢後轉介給醫療單位有4000人,另轉介社福資源有3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