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蹟正消失 極端氣候肇禍 |2024.05.22 語音朗讀 11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印度.泰姬瑪哈陵 洪水。圖/美聯社中國大陸.莫高窟 極端降雨。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復活島上的摩艾石像,不僅是熱門觀光景點,這些石像怎麼到島上的原由,很有可能會成為未解之謎,原因是氣候變遷,導致島上出現極端降雨,讓摩艾石像遭受嚴重侵蝕;除了摩艾石像,希臘雅典衛城、中國大陸莫高窟、印度泰姬瑪哈陵、約旦佩特拉古城等千年遺跡,都受極端氣候的威脅。酸雨襲雅典 神廟染上汙漬摩艾石像約建於1100~1700年,推估由拉帕努伊人用凝灰岩雕刻而成,多數是一體成形,它們撐過了部落戰爭,卻面臨一個新敵人──氣候危機;凝灰岩本來就容易受到侵蝕,多年來風化、降雨,已讓摩艾石像的臉部逐漸失去鼻子、眼窩,它的手曾經突出,現在已融入身體,如今,氣候變遷加劇此現象。Ma'u Henua原住民社區的保護員馬爾尚(Daniela Marchan),在此負責保護摩艾石像,「由於岩層的侵蝕,這些雕像正在消失」,近期一場極端降雨,更造成石像嚴重毀損,馬爾尚藉由清除地衣、苔蘚等植物,並採用特殊處理來加固石頭,再使用防水劑保護石像免受雨水損壞,試圖修復受損最嚴重的雕像。智利去年在保護世界遺產的預算增加了4倍,其中一部分用於修復2022年因野火而受損的5座石像,但目前卻沒有保存其他石像的計畫;對此,馬爾尚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合作只發生在某些項目上,我們需要一個保護策略,一點一點地推進。」親眼目睹摩艾石像的惡化情況,馬爾尚知道時間不多了,「國家從摩艾石像獲利,卻沒人有興趣保護它們。」此外,雅典衛城見證了希臘古文明的輝煌,過去10多年來,暴雨、乾旱交替來襲,加上空汙、酸雨的侵蝕,導致這些2000多年歷史的遺跡受到損害,例如:衛城城牆出現腐蝕的情況、精美的圓柱染上汙漬,破壞整體美感等。莫高窟變溼 加速壁畫剝落希臘2004年啟動修復計畫,遺址表面的汙染,採用雷射科技替古蹟美白,但如何逃過酸雨,仍爭議不休,曾有專家建議在建築上方蓋圓頂,卻有人擔憂會改變原有的景觀;此外,位處懸崖附近的海神廟則因為海平面上升,讓地基變得不穩固。亞洲的古建築,也沒逃過氣候變遷的威脅,根據綠色和平組織調查,大陸甘肅大雨頻率增加,變得更熱、潮溼,導致莫高窟溼度跟著飆高,加速壁畫剝落,甚至還有石窟已坍塌。綠色和平高級研究員李昭表示,溼度達到60~65%,會導致鹽分結晶與石窟壁分離,進而引發繪畫顏料脫落或移位,加快雕像病害發生的速率。極端降雨除了增加空氣溼度,還可能造成洞窟內漏水,且莫高窟因建在大泉河西岸的崖面,還得警惕降雨帶來的洪水威脅。印度泰姬瑪哈陵去年遭受淹水威脅,6~9月是印度的雨季,受到極端天氣影響,降雨量忽多忽少,豪雨造成亞穆納河(Yamuna River)氾濫,甚至淹到泰姬瑪哈陵外牆和後花園。氣候變遷加快中東地區的暖化速度,沙塵暴、野火及洪水常常侵襲埃及、約旦、利比亞等國家地區,文化遺址也飽受其害。例如:伊拉克巴比倫出現崩解,就連重建的石膏外牆也脫落;埃及金字塔等遺跡,受高溫與潮溼夾擊而變色、龜裂;擁有超過2000年歷史的約旦佩特拉古城,部分結構也因為土石滑落頻率增加而瀕危。 前一篇文章 外媒普遍關注 美中台發展 下一篇文章 暖化吃掉薪水 2050年全球人均收入少19 %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迷你圖書館 在公園與書本相遇世界大賽道奇2連霸 21世紀首見習李會加強中韓戰略溝通 促北韓重返對話APEC慶州宣言 聚焦AI、人口挑戰習近平見高市早苗 籲日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輝達攜南韓 打造主權 AI 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