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存仁
今年四月參加畢業一甲子的同學會,是一場難得的人生盛宴,只見會場一片白髮,「老」同學相見歡,問候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
經過六十年歲月的淘洗和磨鍊,風霜寫在臉上,頭髮白了,皺紋多了,容貌改變了。有的同學因不良於行,由外勞推著輪椅來的,有的步履蹣跚,拄著枴杖踽踽而行,雖然不方便,仍舊排除萬難趕來參加,上了年紀後,身體難免有些狀況,依然以燦爛的笑容,堅強的毅力參與,令人動容。
旅居國外的和散居在其他城市的同學,飛越萬重山千里水,天南地北歸隊團圓了。因為人生沒機會再有六十年的同學會了,怎可錯過?
我們是戰後第一代嬰兒潮,五、六十年代經濟蕭條,同學幾乎都是農家子弟,一般家庭都不富裕,就學就業全靠自己,清寒學子,勤學向上。從沒上補習班,只有奮發苦讀,出社會後赤手空拳闖天下,被淬鍊過的人生,蘊育出踏實勤奮的生活態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各自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
大家齊聚一堂,沒有職場的客套,只有暖心對話,在彼此的心裡永遠是純樸不移的情誼。經歷過那麼長遠的歲月以後,歷經多少轉變,在聚首的當下,彷彿又重回穿著制服,當年青春正盛,在教室中上課、嬉鬧、吃便當的歡樂年華,重溫晨昏共讀、筆硯相親的美好回憶。
在歡愉驚喜的笑聲裡,一段段回憶在腦海裡迅速拼湊,淡忘的記憶逐漸清晰。談笑間,細瑣往事,笑語不斷,同儕們的情感更顯深厚。
同學永遠都是相知相惜、最真實的朋友。雖然有幾位同學在人生舞台提前下車,令人備感唏噓。同學都已八十歲高齡,大家說好九十歲時要再相聚。老來萬事皆不求,一定要圓這個夢,互相打氣保重身體。
費心思地邀請師長參加,耄耋之年有些行動不便,仍然撥冗前來,精神不錯,雖叫不出每個人的名字,卻記憶清晰,與大家笑談往事。
古云:「十年修得同船渡,五世修得同窗讀。」同窗是何等珍貴情誼,互相祝福身體健康,迎接黃金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