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間佛教青年閱讀研討桃竹苗區場,現場線上350人同堂共學。圖/人間社記者簡睿昀
【人間社記者周儀婷、智佑桃園報導】二○二四年人間佛教青年閱讀研討會桃竹苗區場十四日在佛光山桃園講堂舉行,佛光青年透過導讀、與談分享,從閱讀、理解經典中找到佛法和生命經驗的連結,線上線下近三百五十人遨遊華嚴世界。
「四大菩薩中,普賢菩薩最為孤獨。」桃園講堂住持覺元法師表示,比較少人稱念普賢菩薩,但如果慈悲和智慧沒有大願的實踐,遇到境界時就很容易質疑自己能力、陷入無明退失精進,以此勉勵青年學習大行普賢菩薩從一而終願心和執行力。
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長慧中法師說,曾有弟子問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是否遇過困難?大師說:「沒有!」因困難解決了,就沒困難了,「缺點並非是終點,而是改變的起點」。
新竹佛光青年分團團長吳浩君、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顏秀佩導讀《華嚴經普賢十大願》,領眾遨遊華嚴世界,找到在人間圓滿、幸福的十把關鍵鑰匙,開起自性光明。
共同論壇由桃竹苗區團務長羅羽筑主持,中壢佛光青年分團團長林若涵提到,因為想為大眾做點什麼,讓她承擔團長,更在工作、生活中體會到「當我們真誠對待他人時,就是在落實人間佛教」。桃竹苗區副團務長周汶蔚,反省自己的行為與心態,強調懺悔並非強調做錯事,而是藉由行動讓理想能被實踐。
桃園佛光青年分團團長鄧適婕說,當她收到白象幹部考核通過的訊息時,曾懷疑自己不夠資格,想到「普皆回向」教大家回事向理,肯定心中有大眾處處都會與人為善。
佛光羅浮童軍中區召集人賴韋辰分享,最深刻的是「常隨佛學」,善知識就像茫茫大海中指引方向、點亮明燈。過去在研究論文趕稿時,發願每天頌持《普門品》、書桌貼〈六字大明咒〉,幫助自己從混亂思緒找到清淨、信仰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