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央行升息、調漲電價,通膨巨獸再度翻身,現又加上403花蓮大地震,恐直接衝擊「居住類」通膨率飆升漲勢,其組成中的房租、住宅維修費、家庭耐久設備、電費可能齊漲,不僅加劇一般家庭經濟負擔,租屋族更恐淪為「體感貧窮」重災戶。
根據主計總處調查,2023年全年居住類通膨率2.04%,近30年次高,僅低於2022年的2.26%,當中房租類2023年漲2.16%,近30年最高。再觀察最新2024年2月物價調查,居住類漲勢未歇,年增2.02%,其中住宅維修費已衝破3%飆升至3.47%,房租類則漲2.21%。
服務類物價 具有僵固性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國際原物料價格續處低檔,商品類漲幅收斂,惟服務類物價具僵固性,今年以來外食費與房租漲勢延續,近幾季外食類漲幅仍達4%、房租類漲幅也逾2%,整體物價上漲壓力仍在。主計總處會密切關注電價、升息、花蓮大震後,對物價可能帶來的衝擊和影響。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指出,由於房租調漲必須等到租約到期後才能調整,預估這波房租漲勢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一直到2025年,房租價格恐怕都是居高不下」。
台經院新興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劉名寰提醒,關於未來物價走勢,「居住類」和「食物類」是政府必須密切關注兩大重點。
劉名寰提到,經濟學有個展望理論指出, 民眾賺1塊錢的快樂,不足以彌補損失1塊錢造成的痛苦,若把這個理論套用在國內經濟狀況,經濟成長就像民眾賺1塊錢,通膨對實質購買力影響就像民眾損失1塊錢,「現在民眾對通膨感受程度非常敏感」。
吳大任表示,電價、升息對每個家庭來講都是必要性支出,不能不付,一旦必要性支出增加,其他消費勢必受到排擠,且不僅家庭負擔加重,廠商壓力恐怕更大。
上班族兼差 會愈來愈多
升息又漲電價,人力銀行表示,這可能直接影響到部分企業調薪與徵才意願,加劇民眾「體感貧窮」,上班族兼差會愈來愈多,就業市場穩定度和過勞情形將成最大隱憂。
人力銀行表示,電價漲又升息,上班族生活成本逐年累月增加,國內薪資水平長期低迷不振,體感貧窮人數比率恐有增無減,上班族必須謀求彈性兼職工作,力圖開闢第2份收入管道,才能維持家庭及個人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