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台灣館夜城 顛覆都市晝夜傳統

 |2008.06.27
1806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二年舉辦一次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今年是第十一屆,將於九月十一至十一月二十三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展出;台灣館由朝陽科技大學郭肇立與劉克峰兩位教授,聯袂策展的「夜城」(Dark City)參展,參與建築師有:何以立、邱文傑、姚仁喜、楊家凱、陸希傑及蘇喻哲等六位,而參展作品預計七月初啟航運送。

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薛保瑕表示,威尼斯雙年展是一項重要國際建築大展,如同「藝術界的奧林匹克」一般;台灣參賽歷屆以來,不管是在視覺或建築,都已獲得國際重視,而這一屆「夜城」的概念,未來也將在建築上成為全新概念。

「夜城」命名,以試圖顛覆現代都市人對白天和黑夜生活的傳統觀念,與今年威尼斯大會之展覽主題─「走出那裡:建物之外的建築學(Out There:Architecture Beyond Building)」相呼應。策展人郭肇立指出,「大部分的都市在白天是僵化無趣的,唯有在夜晚才能鬆綁。台灣的夜間都市尤其比白天迷人,因為我們有夜遊逛街的習慣,生猛的夜市、精采的地攤、獨特的夜店,型塑了與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夜間都會性。」

郭肇立表示,國內專業規畫者未曾重視這個特質,都市設計與建築創作仍以白天為主角,夜間為配角。因此策展人提出了一個空間概念「意義裝置」,它沒有象徵裝飾,也沒有形式的困擾,它將空間還原到構築前的「初始」狀態,這是身體的空間、是影像與構築的空間,也是台灣黑暗城市空間的地方性的再現,讓參觀者的身體感官直接與之對話。

因此展覽團隊企圖從「時間的空間」觀念來重新探討台灣城市空間,以「黑夜不明」為策展的中心概念。一個有創作力的都市需要賦予人們自由,解除不必要的束縛,這就是城市創意的基礎,也是台灣城市空間的真實呈現。

薛保瑕表示,透過參與「第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的展出,由建築師設計的創作裝置,讓世界各國從此次展覽所呈現的作品中去重新認識台灣夜間都市的空間意義。國美館網站www.ntmofa.gov.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