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民雙喜 獲法騎士勳章推新作

 |2008.06.26
711觀看次
字級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潘柏甫(左)頒授騎士文藝特殊貢獻二級勳章給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記者邱麗玥攝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數萬片紅色花瓣鋪在地面,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就站在這片花海中,接受法國在台協會主任潘柏甫,頒授騎士文藝特殊貢獻二級勳章,肯定他「卓越的藝術成就,以及在台灣致力推廣文化的努力」。林懷民表示,這份榮譽歸功於所有雲門人的努力,同時林懷民也宣布,九月雲門將和大提琴家米夏‧麥斯基合作,現場伴奏演出「水月」,十月則推出雲門新舞作「花語」。

林懷民是繼蔡明亮、楊德昌、侯孝賢、陳郁秀之後,獲得這項殊榮的藝文界人士。林懷民表示,他所尊敬的偉大編舞家保羅泰勒,在美國還沒有闖出名號之前就曾獲得相同的勳章,使他在舞壇受到更多重視。而當代舞蹈泰斗摩斯康寧漢也曾經獲獎,豐富並彰顯這個獎項的意義。

林懷民提到新作「花語」是由花開始發想,去年雲門到葡萄牙演出時,在辛特拉近郊山頂的佩南宮外,林懷民看到落了滿山遍野的紅茶花,花瓣依然新鮮美麗,生命卻已跌入春泥,心中浮起紅樓夢裡黛玉葬花時所說「花謝花飛飛滿天」,及秦可卿吐露的天機警語:「三春去後諸芳盡」。紅樓文學裡描繪華麗早逝,繁華落盡的生命省思,促使林懷民編創這支「傾聽花魂私密絮語」的抒情之作。今年是雲門三十五周年,「花語」以年輕舞者來表現生命的燦爛與飛揚,林懷民表示,過去十年,雲門舞者都是以氣功形式,屈膝蹲馬步,緩慢運用肢體,這次舞者們終於很開心,身體可以騰躍伸展的「跳舞」,做出漂亮的飛翔舞姿。不過跳「花語」對舞者而言,最困難的就是在塑膠材質的花瓣上跳舞,舞者容易滑倒,但林懷民自信的指出,雲門舞者多年來,曾在稻米、水和石頭間舞動,因此舞者身體早已被訓練成有敏銳的觸感了。

「花語」的音樂延用「水月」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林懷民指出,「水月」以慢板樂章入舞,在水聲潺潺黑白映照的舞台上,舞者柔軟如草、飽滿圓熟的肢體緩慢流動,悠遠靜謐。而這支秋季年度新作「花語」,則是一支跳躍的篇章,因此,林懷民再度挑戰巴哈這部大提琴經典中快節奏樂章。林懷民說,「花語」宛如是「水月」的前傳,因為兩支作品有著同樣的音樂血緣,而過去幾年中,「水月」和「行草」三部曲都是黑白的,但「花語」可說是最色彩繽紛的一支作品。

「水月」演出已十年,首演時即採用以色列大提琴名家麥斯基於一九八五年灌錄的版本「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雲門舞集將首度邀請麥斯基現場演出,時隔二十餘年,麥斯基對這支作品的詮釋也與過往不同,音樂與舞蹈的現場過招,會使這支作品擦出不可預期的火花。

雲門舞集自九月二十六至三十日於國家戲劇院演出「水月」,十月三日十二日推出新作「花語」,兩檔共十五場演出。演出詳情請洽:(○二)二七一二二一○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