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立法院昨天召開教育文化委員會,邀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質詢。國科會自2018年推動「鼓勵女性從事科學及技術研究專案計畫」,計畫上路至今已補助756位女性計畫主持人,但立委吳沛憶質詢,未滿45歲的女性博士2010年時占比約50%,但2022年已降至20.7%,可說短少了30%,要求國科會再增加預算。
專案主要對象為近3年內、未執行國科會專案研究計畫的女性科研人員,給予補助措施,用以支持因生育因素,暫時離開職場的女性科研人員維持研究量能,鼓勵之後回歸科研,去年新核定118件。
立委萬美玲質詢,綜觀國科會近3年核定率只有2成多,可說非常低,但執行率卻很高,是否代表預算編列不足?國科會綜合規畫處處長彭麗春答詢,該計畫預算每年就是編列9000萬元。萬美玲指出,看來預算不夠導致無法落實,但若是好計畫又有需求,國科會不應本末倒置就降低核定率。國科會主委吳政忠答詢表示,贊成增加該計畫預算,「看看是什麼問題,有需要就再增加。」
科研領域較少女性的狀況,同樣出現在日本,甚至從女大生選讀科系可以略知一二。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顯示,日本女孩數學分數列世界第2、科學分數位居第3,但僅16%女大生主修工程、製造和建築,女性科學家只有7分之1,在OECD排名墊底。
據統計,至2030年日本IT領域缺工數將達79萬,正是因為女性不足;專家警告,這將讓日本在創新、生產力及競爭力下滑。日本民間企業也呼應趨勢,三菱重工等企業為STEM女學生提供獎學金,並設定公司至少有10%工程師應為女性的目標,加上人口高齡化與勞動力萎縮,對企業更需提早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