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1名特教生日前在課堂中毆打老師,引發各界關注融合式教育政策。教育部今天表示,班級內每安置1名身心障礙學生,縣市主管機關應評估減少該班人數1到3人。圖/資料照片
【記者曾博群綜合報導】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今天指出,融合式教育的目的良善,但要考慮的是,多數導師和任課教師都沒有受過專業特教訓練,卻要承受特教生在班的學習壓力。尤其是面對情緒障礙學生,隨時情緒暴衝的傷人或自殘,常讓教師喘不過氣。
全中教呼籲落實融合式教育的配套措施,對安置身心障礙學生的班級,相應地減少班級人數,並將特教生入學名額與各校免試入學總名額合併處理。另外,也呼籲增加額外專業支援人力,避免學校以不變的人力規模,去面對日益漸增的特教生或需要特殊輔導管教的學生。
對此教育部回應,已於112年12月20日修正發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調整班級人數或提供人力資源及協助辦法」,對於安置身心障礙學生的班級,校方如果認為須減少人數,可報請主管機關、提鑑輔會評估後,減少班級人數。每安置身心障礙學生1人,減少該班級人數1到3人,特殊情形則不受限制。
教育部表示,由於各校人力、資源及學生入學管道及安置情況不同,實際執行狀況可能不同。教育部已就身心障礙學生數較高的學校,專案增置教師或相關人力,以落實融合式教育。
教育部表示,目前已著手檢討相關政策,包括與縣市政府協商改善特殊教育班的生師比。同時也增加特教生助理人員,113學年度起每年將增加400人,預計到116學年度累積增加達1600人,可望大幅擴增人員及服務時數,趨近學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