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師志傳承文物 310件珍寶入地宮

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2024.03.10
4231觀看次
字級
主禮5件由心保和尚(中)、雲林縣議會副議長暨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右2)、佛館駐館藝術家許文融(右1)、David YU 家族基金會(DYFF)行政總裁余文傑(左2)、中華古今人文協會理事長暨佛光山榮譽功德主劉宗澧(左1)放入寶轎入地宮。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人間社記者楊璽樺大樹報導】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時代留下文物,傳承文化,於佛陀紀念館興建48座地宮,存放時代文化寶物,並於每年舉辦「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法會」。適逢星雲大師圓寂周年,特選在3月9日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法,秉承師志,以佛教入心和佛法的智慧傳承法脈。 

此次為第12次地宮珍寶入宮法會,共有310件珍寶,其中主禮5件、大轎3件、小轎7件及重要文物,存放在第29個地宮,從2011年起至今,累計6568件。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退居和尚心培和尚等5大師主法。

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活動開始,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擊鑼3響,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社會和諧人民安樂、雲水自在祥和歡喜,續在祥獅獻瑞隊引領莊嚴獻供隊伍、熱鬧表演隊伍、歡喜捧寶隊伍,以及捐贈文物者,莊嚴從成佛大道上進場。

法會隊伍在副住持慧傳法師擊鑼後展開。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主禮珍寶有靈穩寺佛舍利增生舍利子、壽山石雕雙龍搶珠如意、星雲大師陶雕法相、玉雕祥龍獻瑞和彩繪敦煌壁畫瓷盤共5項,在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館長如常法師、別分院住持主管及法師、眾多的功德主與信眾等逾2千人見證,分別由心保和尚、雲林縣議會副議長暨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David YU家族基金會(DYFF) 行政總裁余文傑、中華古今人文協會理事長暨佛光山榮譽功德主劉宗澧,以及佛館駐館藝術家許文融5位放入寶轎入地宮。

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3大轎之珍寶有「靜思彌勒像」(思惟菩薩像),由王樹芳居士珍藏文物捐出。「阿彌陀如來梵文種子字陶盤」,是信眾供養星雲大師,大師曾說:「我將一生所有人捐獻給我的全部交給佛教,捐給地宮」。「琉璃舍利塔」(內有舍利)是陳泉成為報母恩,特與母親陳盧足聯合捐贈。

重要文物有「釋迦牟尼佛坐像」,由中國佛教協會贈予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再捐地宮珍藏,代表兩岸宗教文化的情誼及重視文物的保存。藝術家許文融檜木盒裝、長達20公尺書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寫經本等等。

藝術家許文融檜木盒裝、長達20公尺書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寫經本將入地宮。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2024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法會」,有20850份手抄《心經》奉納入塔,由80位法師莊嚴虔誠之心接力傳遞,恭送《心經》入塔剎藏經閣永存。

心保和尚開示,佛教講入心,我們的六根常常受外在六塵影響,若我們能將佛法的智慧,如慈悲、忍耐、平等,和《心經》所講的心無罣礙,讓煩惱平息,這就是心中的珍寶,要常常讓佛法入心。法會圓滿,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帶領法師行腳托鉢,接受信眾供養。

80位法師莊嚴虔誠之心接力傳遞,恭送《心經》入塔剎藏經閣永存。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珍寶入宮前,3個團體很吸睛。艾爾吉青年藝術團(普中原音社),來自台灣各族群的原住民青年所組成,他們都是星雲大師所照顧的好苗子,以天籟之音和原住民傳統舞蹈,帶給大家歡喜,並回饋佛光山對藝術團每一位青年的愛。嶺口國小金龍隊將傳統技藝中的舞龍元素融入直排輪,藉由集體創作,讓一條龍呈現各種生動的表演,祥龍獻瑞祝福活動圓滿順利。中華傳統宗教總會首次邀請春夏秋冬4神將參與,寓意共同祝福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艾爾吉青年藝術團(普中原音社),來自台灣各族群的原住民青年所組成,以天籟之音和原住民傳統舞蹈,帶給大家喜樂的心,回饋佛光山對藝術團每一位青年的愛。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隨澳洲南天大學教育基金會前來的陳楚凡表示,法會中,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佛光人,捧著寶物和法師們傳遞《心經》入寶剎,見到佛光山生生不息的傳承,星雲大師的遠見卓識,早已遠遠領先提倡的ESG(環保、社會責任和治理),《心經》和文物是有形的珍寶,「三好四給」的精神是無形的珍寶,我們定將不忘初心,用與時俱進的方式做好傳承。

澳洲南天大學教育基金會信眾專程前來參加法會,並加入捧寶隊伍。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來自於西班牙的國際義工Ruth和Sarah分享,捧寶時很緊張,它很珍貴怕碰壞,當看到師父們接遞《心經》入塔剎那一幕,心靈感受很平靜,跟自己國家的halloween很不一樣,領略到不同的信仰之美。

與會貴賓高雄市民政局副局長林清益和高雄市大樹區11位里長全程參與、同霑法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