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由於印尼的低價鎳幾乎無限量供應,世界上很多大型鎳礦區前景黯淡,無不面臨存亡威脅。
彭博資訊報導,以最近價格計算,大約有一半鎳礦事業都無利可圖,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礦業公司主管上周紛紛警告復甦前景渺茫。
鎳是電動車的關鍵原料,也是西方各國政府為確保全球經濟脫碳所需供應鏈的一環,但諷刺的是,印尼靠燃煤生產的鎳價格過低,致使從澳洲到新喀里多尼亞的鎳礦開採正在面臨崩潰。
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上周對鎳金屬事業提列減損5億美元(約新台幣157億元),執行長萬布拉德(Duncan Wanblad)表示,印尼鎳礦帶來了嚴重的結構性挑戰,為當前世界上大多數其他鎳鐵企業帶來了成本壓力。
傳統上,鎳分為兩類:用於製造不銹鋼的低等級鎳,以及用於電池的高等級鎳。 印尼大規模擴張低等級鎳生產導致供應過剩,而加工創新使這些過剩的產品得以提煉成高品質的產品。
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法國礦商埃赫曼(Eramet)執行長波里斯(Christel Bories)說,5年後印尼的低成本鎳供應商可能會占據全球最高等級純鎳產量的4分之3以上,大部分傳統業者將失去競爭力,不是被淘汰就是需要政府補貼。
國際鎳研究組織(INSG)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2月,全球鎳市供給過剩2萬8700噸,較一年前的過剩量2萬3700噸進一步擴大。2023全年,鎳市供給過剩24萬2800噸,較2022年的過剩量10萬3900噸增加了一倍以上,主因是印尼的供應增加。
必和必拓(BHP)執行長亨利(Mike Henry)日前坦承,該公司必須在未來幾個月內決定是否關閉在澳洲最重要的鎳金屬事業。亨利已將這項事業減值25億美元(約新台幣789億元),他預計市場供應過剩至少持續至2030年。
麥格理集團(Macquarie)計算,已有約25萬噸的年產量(大約相當於總產量的7%)因工廠關閉而退出市場,另有19萬噸的計畫產量遭到延後。
電動車市場不穩定 衝擊鎳價
此外,再加上中國、美國的經濟放緩以及電動車市場起伏不定,鎳價受到重創。去年價格下跌45%,目前徘徊在每噸1.7萬美元(約新台幣53萬元)左右。根據麥格理估算,在每噸1.8萬美元(約新台幣56萬元)的價格下,35%的生產商無利可圖,而在每噸1.5萬美元(約新台幣47萬元)的價格下,這項比率躍升至75%。
由於未來5年多仍將供應過剩,在情況好轉之前,可能會有更多礦場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