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人積極回饋心得。圖/人間社記者陳文杞
2024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首場2月28日於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行,來自花蓮、宜蘭、桃竹苗、基隆、新北市及台北市等地區,近1200位愛書人共讀並分享心得。圖/人間社記者陳文杞
【人間社記者廖麗珠、陳逸偵台北報導】二○二四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全集》導讀,首場二月二十八日於佛光山台北道場如來殿及大齋堂舉行,來自花蓮、宜蘭、桃竹苗、基隆、新北市及台北市等地區,近一千兩百位愛書人共讀,並分享心得。
研討會由人間佛教讀書會及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主題論壇由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及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與談,讀書會講師石娟娟主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有容法師及讀書會輔導法師滿穆法師領眾導讀、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洪明郁與李秀珍帶領討論回饋;讀書會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說明,今年海內外將有二十場研討會,首場在台北道場展開。
日常運用佛法
營造幸福人生
慧傳法師說明,大師在〈佛教與生活〉中所闡述的重點,對人們的生命很有幫助。大師當時演講三天,首先講佛教與空間、時間、人間的角度來剖析佛教與生活的關係。第二天從佛經、佛教名相及修行深淺來說明,佛教與經論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麼幫助。明確指出在感情上如何與佛法結合、經濟上如何與佛教結合;最後,講到信仰應該要如何與佛菩薩的心念結合。
慧傳法師進一步說明,大師鼓勵大眾要過著「淨化的感情生活、合理的經濟生活及正覺的道德生活」,強調學佛的人不可以將佛法當學問來研究,要懂得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裡面,如此佛法對人生才有幫助。
石娟娟提問:大師在佛法與信仰、道德、修持等見解,要如何在生活運用?這本書哪一個主題最有啟發性?從大師留下《全集》的「法身舍利」可看到什麼?如何運用?
滿謙法師對於人生三間:時間、空間、人間最有感受,猶記大師說,若處理不好則煩惱無窮,反之則幸福安樂。對於「利用零碎時間」最能體會,常利用小字條及小卡片,幫助自己利用時間,隨時可以閱讀記憶。是佛法帶給他的力量,克服恐懼上台講話,並以今年「二○二四台北燈節──龍躍光城」為例,讚歎年輕法師勇敢承擔設計,讓佛光山燈區成為吸睛焦點。
修持養成習慣
善用零碎時間
覺居法師說:「佛法改造了我的人生,改變了我的生命與DNA」。大師曾說:「有佛法就有辦法」,造善業就是改變我們的基因,把佛法實踐在生活中,必定可以得到幸福與安樂,並以《看見心惠中》影片為例,說明回頭轉身,道路更寬廣。
最後,慧傳法師表示,「將修持變成一種習慣,將修持用在生活當中。」大師的「法身舍利」用之不盡,取之不竭,最重要的是,將大師的交代一一落實於世間。滿謙法師說,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善用零碎時間,就有所獲。覺居法師勉眾,閱讀《全集》就能找到力量,任何一冊大師都在為你說法。
與會貴賓前行政院顧問林慈玲分享,佛法讓他在工作上更有耐心去處理業務上的困難,以大師所說:「你是好人、我是壞人!」經營家庭,他感謝大師推廣人間佛教,建立現世人間淨土的美好境界。台北新民國中校長陳怡雲說,深信人人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就可以讓學校及社會更美好。
有容法師以大師墨寶〈生活有道〉引導大眾開啟《佛教與生活》當中,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信仰、生活與道德、生活與修持等十項目次內容;滿穆法師接著導讀生活與般若、身心安住的家園、人生十問、如何美化人生、如何歡度老人生活及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