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 美民企飛行器登月

 |2024.02.24
392觀看次
字級
美國民間公司「直覺機器」打造的月球登陸器「奧德修斯號」成功登月, 並在月球表面留下隕石坑,「直覺機器」的高層與工程師在當下歡呼慶祝。圖/取自NASA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德州民間公司「直覺機器」(Intuitive Machines , IM)打造的月球登陸器Nova-C「奧德修斯號」(Odysseus)美東時間22日晚間約6時23分(台灣時間23日上午約7時23分)成功登陸月球南極附近,繼1972年阿波羅17號後,睽違52年美國首次登月,也是全球首次完全由民間企業達成的登陸月球任務。

雖因通訊問題一度未能和奧德修斯號取得聯繫,但「直覺機器」的飛行總監克雷恩(Tim Crain)表示:「我們無疑可以確認設備已在月球表面,正傳送訊號。」該太陽能登月器從月球軌道下降,並自行導向月面,尋覓月球南極附近的懸崖及隕石坑較平坦處。

美國民間公司「直覺機器」打造的月球登陸器「奧德修斯號」成功登月, 並在月球表面留下隕石坑,「直覺機器」的高層與工程師在當下歡呼慶祝。圖/法新社

分析月球環境 預定運作1周

奧德修斯號取名的由來,來自希臘神話英雄,曾參與特洛伊戰爭,於戰爭第10年憑借木馬計攻克城池,助希臘軍隊獲勝。這是NASA啟動月球計畫的一部分,目的地是距離月球南極300公里遠的馬拉柏特環形山A點(Malapert A),上面的酬載預定運作約7天。

此次任務旨在收集相關空間天氣與月球表面相互作用、無線電天文資訊與月球環境其他方面的數據,以供未來登陸器及NASA計畫於未來10年內派出太空人重返月球所需。

奧德修斯號外形為6邊形柱體,有6條著陸腳、高420公分、大小約1輛高爾夫球車,由碳纖維與鈦合金製造。IM也躋身全球首家成功登月的民間企業,其執行長阿特姆斯說 :「歡迎到月球!」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創辦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獵鷹9號火箭,15日搭載奧德修斯號發射升空。據法新社報導,該登月器順利著陸,將有助為美國太空人最快於2026年重返月球的「阿提米絲(Artemis)」計畫鋪路。

NASA為這次任務支付IM總共1.18億美元(約新台幣37.6億元),用於建造與發射登月器的月球商業載運服務(CLPS)計畫,將立體攝影機等6具儀器運到月球。

迄今為止,只有4個國家的太空船登陸月球:前蘇聯、中國、印度,以及1月20日成功著陸的日本。美國是唯一將人類送上月球表面的國家。

美國民間公司「直覺機器」打造的月球登陸器「奧德修斯號」成功登月, 並在月球表面留下隕石坑。圖/法新社

各國搶奪資源 掀登月競賽

事實上,為了將月球上還沒開發的礦產、水等關鍵資源商業化,並獲得經濟與戰略上的優勢,除了美國,在這場新競賽中,各國政府、私人企業都想參與。美國正在透過聯合29個國家地區的「阿提米絲」計畫,聯合多國資源預計在2026年重返月球,為未來的火星與星際探索建立前哨站,成員國包含日本、印度、南韓、法國、德國等。

其他國家方面,中國制定了明確計畫,包含建立國家太空工業,以及預計2025~2040年登上月球基地建設的階段計畫,確保未來能在月球上插旗。印度則在去年成功發射探測器登陸月球南極表面,加入月球登陸國家名單之一。接下來,印度也將持續對太陽觀測,以及2026年送太空人上月球等計畫,爭取更多影響力。

俄羅斯、日本、以色列、伊朗、巴基斯坦及委內瑞拉也在這場競爭中各自有計畫與表態,包含建立太空觀測站等計畫。

各國登月創舉。資料來源/法新社、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