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民俗台灣(20-1) 族裔宗親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4.02.23 語音朗讀 83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府城小姑娘 1900年左右,生於富貴人家的府城小姑娘。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灣傳統詩書之家 1931年,一個台灣家族的三代合影,背景有傳統宗教的祭壇並掛滿書畫作品,呈現出濃濃的詩書氣息。這種家庭通常是富裕地主,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嫻熟詩書禮樂,家族成員都具有濃厚的中華民族意識。他們的思想保守強固,極重視輩分倫理,家族互相扶持,凝聚力很強。 這張照片拍攝時已是日本統治中期,但照片中的家族成員仍拒絕穿著日式服裝,即使在殖民統治下,依然遵循傳統儒家長幼有序、男女有別的倫理道德,對下一代施行漢文教育,保有濃厚的中華民族意識和志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灣閩族(福建人)夫婦服飾髮型 1930年,日本文獻刊載的台灣閩族(福建人)夫婦的服飾和髮型,以台北大稻埕典型為例。左下為婦人的結髮與龜仔頭。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灣粵族(客家人)夫婦服飾髮型 1930年,日本文獻刊載的台灣粵族(客家人)夫婦的服飾和髮型,以新竹州中壢典型為例。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大嵙崁的「廣東族」 1900年代,日本文獻記載的大嵙崁(今桃園大溪)「廣東族」(客家人),顯然是一個重視文化的富裕之家,衣著穿扮和居家布置都極為講究。 日本殖民政府的戶口調查非常仔細,將台灣的民族分為:「閩族」(福建)、「粵族」(廣東)、「閩粵」(兩族)、「熟蕃」、「蕃族」等。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富裕家庭婚禮的三代合影 1930年代,台灣富裕家庭婚禮的三代合影,背後的建築是典型的商家樓房。日本殖民時代,服飾也成為民族認同的重要象徵,一般台灣人多穿唐裝或西服,排斥和服。只有在日本統治末期的皇民化政策下,少數人不得不虛與委蛇,待日本戰敗後,立刻棄如敝屣。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北的福州人 1900年代,住在台北的福州人,被日本官方列為閩族。日本官方將台灣漢族分為「福建族」和「廣東族」,前者包括漳州人、三邑人(南安惠安晉江)、同安人、安溪人等,後者則包括嘉應人、惠州人與潮州人。 就人口數而言,漳州人占比最高,超過台灣所有漢族人口一半以上,這也使得台灣的閩南語偏向漳州腔,許多名寺的祖廟也集中在漳州府。在台灣的福建人中,福州人是少數族裔,語言和生活習慣都不一樣,閩東人和閩南人之間也存在間隙。儘管屬於隱性族群,福州同鄉之間頗具凝聚力。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北大稻埕的囡仔 1900年左右,台北大稻埕的囡仔。這裡是富裕的台灣商家聚居地,住家大多為磚房,飲食和醫療條件比較好,後代自然也比鄉間農家更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灣傳統詩書之家1931年,一個台灣家族的三代合影,背景有傳統宗教的祭壇並掛滿書畫作品,呈現出濃濃的詩書氣息。這種家庭通常是富裕地主,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嫻熟詩書禮樂,家族成員都具有濃厚的中華民族意識。他們的思想保守強固,極重視輩分倫理,家族互相扶持,凝聚力很強。這張照片拍攝時已是日本統治中期,但照片中的家族成員仍拒絕穿著日式服裝,即使在殖民統治下,依然遵循傳統儒家長幼有序、男女有別的倫理道德,對下一代施行漢文教育,保有濃厚的中華民族意識和志節。台北大稻埕的囡仔1900年左右,台北大稻埕的囡仔。這裡是富裕的台灣商家聚居地,住家大多為磚房,飲食和醫療條件比較好,後代自然也比鄉間農家更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富裕家庭婚禮的三代合影1930年代,台灣富裕家庭婚禮的三代合影,背後的建築是典型的商家樓房。日本殖民時代,服飾也成為民族認同的重要象徵,一般台灣人多穿唐裝或西服,排斥和服。只有在日本統治末期的皇民化政策下,少數人不得不虛與委蛇,待日本戰敗後,立刻棄如敝屣。台北的福州人1900年代,住在台北的福州人,被日本官方列為閩族。日本官方將台灣漢族分為「福建族」和「廣東族」,前者包括漳州人、三邑人(南安惠安晉江)、同安人、安溪人等,後者則包括嘉應人、惠州人與潮州人。就人口數而言,漳州人占比最高,超過台灣所有漢族人口一半以上,這也使得台灣的閩南語偏向漳州腔,許多名寺的祖廟也集中在漳州府。在台灣的福建人中,福州人是少數族裔,語言和生活習慣都不一樣,閩東人和閩南人之間也存在間隙。儘管屬於隱性族群,福州同鄉之間頗具凝聚力。大嵙崁的「廣東族」1900年代,日本文獻記載的大嵙崁(今桃園大溪)「廣東族」(客家人),顯然是一個重視文化的富裕之家,衣著穿扮和居家布置都極為講究。日本殖民政府的戶口調查非常仔細,將台灣的民族分為:「閩族」(福建)、「粵族」(廣東)、「閩粵」(兩族)、「熟蕃」、「蕃族」等。府城小姑娘1900年左右,生於富貴人家的府城小姑娘。台灣粵族(客家人)夫婦服飾髮型1930年,日本文獻刊載的台灣粵族(客家人)夫婦的服飾和髮型,以新竹州中壢典型為例。台灣閩族(福建人)夫婦服飾髮型1930年,日本文獻刊載的台灣閩族(福建人)夫婦的服飾和髮型,以台北大稻埕典型為例。左下為婦人的結髮與龜仔頭。《福星台灣》製作的幕前幕後第四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傳播貢獻獎得主、《人間福報》縱橫古今版每周五專欄作家徐宗懋,受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鼓勵和實質援助,徐宗懋圖文館從2015年開始進入實體畫冊的出版事業。3月2日14:00~15:30,出版人徐宗懋將蒞臨佛光山文化院台北辦公室善知識(佛光山台北道場5樓),主講「《福星台灣》製作的幕前幕後」。這套達到台灣畫冊製作最高標準的《福星台灣》,從醞釀、收藏、整理到出版,總共花了約20年的時間;講座並會回顧徐宗懋與星雲大師的奇緣,所經歷的波折和困難、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未來的努力方向。歡迎報名參加:https://forms.gle/KDNABFev43pKnRyy7 前一篇文章 【民俗資產】 文衡聖帝與蔡觀音佛祖 下一篇文章 【海上春來──上海青年藝術家聯展】 海派藝術 新探索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