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全球22%遷徙物種 面臨滅絕威脅

 |2024.02.20
38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 CMS)大會14日於烏茲別克開幕之際,聯合國首度發布《全球遷徙物種現況》(State of the World's Migratory Species)報告警告,全球有超過5分之1(22%)的遷徙物種面臨滅絕威脅。

地球每年有數十億隻動物為了覓食、繁殖和過冬而遷徙,影響全球生態系的平衡;牠們的旅途危機四伏,除了會被獵捕,還可能因為棲息地消失被迫飛更遠。

除了CMS保育名錄的1189個物種,報告也分析超過3000個未列入名單的遷徙物種。根據統計,44%物種數量下降、22%處在滅絕危機,其中,最需要關注的是洄游性魚類,97%魚類都面臨滅絕,族群數量從1970年至今下降了90%。

報告指出,遷徙物種族群量下降主因是過度開發與棲地喪失,研究表明,名單中有4分之3物種受棲息地喪失、縮減與碎片化影響,70%物種受過度開發的影響;此外,氣候變遷、環境汙染及入侵物種等問題,也讓動物的遷徙之路變得更危險。

大部分消息都不樂觀,但報告也分享成功案例,例如:區域合作讓賽普勒斯的非法架網捕鳥減少91%;非洲卡萬戈─尚比西(Kavango─Zambezi) 保護區,為了讓非洲象等動物順利完成遷徙,拆除、調整區域內的圍欄等。

《遷徙物種公約》1979年生效,跨國合作超過40年,報告卻敲響了警鐘;公約執行祕書弗蘭克爾(Amy Fraenkel)指出,這突顯執法不嚴、非法殺戮等問題。

他強調棲地的重要性,建議先對遷徙物種繁殖、覓食和中途停留的地點進行定位,並採取保護措施。報告顯示,全球有超過1萬處地點對遷徙物種極其重要,其中逾半數未被畫為保護區,且有58%地點正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