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館「你好,人類」展 16組藝術家探討AI與人類關係

曹麗蕙 |2024.02.17
360觀看次
字級
傑森.艾倫 《歌劇院空間》。圖/© 2022-2023 Jason M. Allen. https://artincarnate.com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ChatGPT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問世後,迅速從個人生活擴散至全球各產業,AI也竄升為Google的年度關鍵字。台北當代藝術館2024年新春大展「你好,人類!Hello, Human!」,由策展人林欣傑及蔡宏賢攜手策畫,匯集16組來自國內外重量級藝術家與團隊參與,深入探討AI與人類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在這個變革時代中,AI如何影響藝術的發展。

「面對AI人工智慧的高速進展,人類迫切需要思考如何自處。」蔡宏賢分享:「這檔展覽集結全球AI人工智慧創作熱潮下,最具指標與熱議的藝術家及作品,歡迎大家親臨現場,感受這場當代藝術與AI人工智慧的深刻省思與對話!」林欣傑則說:「在神化與邪惡化的AI 之間,人類的智慧該如何選擇?To be or not to be , that is the question—要不要問問 ChatGPT?」

日本新媒體藝術界最代表性的藝術家真鍋大度(Daito Manabe),展出《AI 不是藝術》雙頻道錄像裝置作品,以好萊塢員工對抗AI罷工事件為題,真鍋大度透過這件作品試圖預測未來娛樂產業和文化的演變,同時提出在一切都被AI替代的時代中,人類還能扮演什麼角色的深刻思考。

莫雷辛.阿拉亞里作品《月亮臉》。圖/攝影王世邦 by ANPIS FOTO

莫雷辛.阿拉亞⾥(MorehshinAllahyari)作品《月亮臉》,藝術家以人工智慧模型輸入1786年至1925年伊朗卡扎爾王朝時期的肖像畫,生成出一系列影片,試圖消解和修復在西方文化入侵後,被抹去的波斯視覺文化中的非二元性別表現。

傑森.艾倫(Jason M. Allen)展出的作品《歌劇院空間》曾在2022年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數位藝術類比賽中獲得首獎,因使用AI繪圖工具引起全球正反意見的爭論與關注,這次同時展出藝術家委託律師辦理本作品版權註冊的法律文件,提供觀眾進一步思考AI趨勢下人類倡議和科技角色的思考。

onformative的《AI雕塑》錄像作品中,觀察與記錄AI學習雕塑立體模型的演變過程,試圖凸顯當機器成為創作者時,人類扮演著策展人的角色。圖/© onformative.com

來自柏林的onformative假設人工智慧變成創作者,會發生什麼事?《AI雕塑》錄像作品中觀察與記錄AI學習雕塑立體模型的演變過程,試圖凸顯當機器成為創作者時,人類扮演著策展人的角色。在這個角色中,人類可以決定並積極塑造環境和過程,進而影響人工智慧的發展。

楊雨樵《回.口》系列作品,假設在人類消失後,其他智慧生物透過 AI 管理的資料庫閱讀關於「人類」的調研資料。藝術家模擬AI「講述」出對於「人類」的理解。

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現場。圖/攝影王世邦 by ANPIS FOTO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