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迎新春 萬燈齊點龍鳳呈祥

人間社記者知頌、許貞慧大樹報導 |2024.02.14
2074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法會呈現「龍飛鳳舞」,以遙控動力啟動長達20公尺的祥龍,和曼陀羅園主燈「鳳凰展翅呈吉祥」呼應。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無人機高空展演最後一幅是「一顆永恆的星」,寓意星雲大師的慈心悲願,在星空伴隨眾生。望著空中星雲大師的法相,宛如大師乘願再來人間。 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各道場用心設計的彩繪燈籠,構成燈海隧道,為暗夜點亮一盞盞希望。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人間社記者知頌、許貞慧大樹報導】迎接二○二四甲辰龍年,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法會呈現「龍飛鳳舞」,以遙控動力啟動長達二十公尺的飛龍,以「祥龍獻瑞」姿態,和曼陀羅園主燈「鳳凰展翅呈吉祥」相呼應。每當祥龍飛舞時,就會吸引來山遊客抬頭仰望,並攝影,再加上無人機展演,共同掀起科技花燈高潮,表現出佛光山在春節平安燈法會集體創作的用心。

為期一個月的平安燈會,燈燈相照構成繽紛美麗的風景,總是吸引各地的遊客來山打卡,留下美麗的記憶。漫步在莊嚴的殿宇,用心設計的創意彩繪燈籠,夜晚明亮的燈海隧道,就如黑夜裡的一盞盞希望,引領著往前行進,向前有路。

星雲大師合掌  

建設人間淨土

無人機展演前,以絢麗精采的煙火揭開序幕。隨著無人機緩緩升空,第一幅「合掌人生」無人機圖形逐漸呈現,星雲大師雙手合掌「現身」向大眾祝福,傳遞感恩祝福的心意,對苦難世間的祈禱,以及對諸佛菩薩的敬意。星雲大師說,一個合掌,能化干戈為玉帛,能建設人間淨土。

第二幅呈現「佛光山叢林學院」,叢林學院是佛光山第一座建築,也是培育人才的佛教學院。星雲大師一生奉獻教育,一九六七年,與壽山佛學院的師生胼手胝足建設人間淨土。

第三幅「佛光山大雄寶殿」,於一九八一年開光落成,是眾生心靈的故鄉。

第四幅「美國西來寺」,一九八八年開光落成,被喻為美國最大的寺院。大師題寫:「大法西來」,為西方世界眾生,帶來信仰的寄託。

第五幅「弘法五大洲」,寓意「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佛光山在全球建設約三百間道場,致力推動人間佛教。大師說,寺院像一所學校、像心靈加油站,給人信心和力量。

第六幅「佛陀紀念館」,莊嚴的佛光大佛接引十方信眾,禮拜佛牙舍利,敲平安鐘、活動、展覽、可口蔬食,星雲大師以嶄新的方式,宣揚佛法。

第七幅「藏經樓」,佛陀的身教與言教都記錄在三藏十二部經之中,為世間眾生,指出智慧的道路,為娑婆有情,點亮希望的光明。

第八幅「大師全集」,星雲大師以平易近人的文字,結集成三百九十五冊的《星雲大師全集》,是大師留給世間的言教,是大眾智慧的瑰寶。

最後一幅是「一顆永恆的星」,圖形緩緩落下前,其中一架閃閃發亮的無人機正往上升起,猶如大師的慈心悲願遍布人間,在星空伴隨眾生。寓意雖然大師已圓寂,卻已將美好的因緣留給人間。

回山歡度春節  

學習大師精神

家住中壢的盧普均,每年都和子女四人回山歡度春節,已連續十年以上。女兒林美妏提到,回山就如回家般幸福,踏入山門後,整個人很放鬆,忘卻世俗人我間的苦惱,這也是他每年都想回「家」的原因,他說:「大師的精神永遠與我同在。」

馬來西亞青年黃瀚持與朋友一行七人,一同來到佛光山旅遊也做義工,只因他曾是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的學生,想將所見所聞的美好分享給家鄉的朋友,發願帶領更多人來到人間淨土,體會「給」的歡喜。

同行的何書明、余俊浩及蔡忠銘都是第一次到佛光山。蔡忠銘表示,來到這裡真的大開眼界,以前只是聽聞佛光山的好,來了,卻是感受大不同,法師、義工都很親切,做事也非常仔細、用心,把佛法的涵義融入行住坐臥。喜歡禪修的余俊浩表示,能在玉佛殿、大悲殿靜坐,讓他很歡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