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降新冠升 醫籲流鼻水「先快篩戳鼻孔」 |2024.02.10 語音朗讀 4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近期流感疫情明顯趨緩,但新冠疫情卻節節升高,醫師建議,春節期間如果有全身痠痛、流鼻水、咳嗽等症狀,應立即快篩確認。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疫情解封後,第一個農曆春節,節慶促成各類群聚活動,恐讓春節後疫情再創新高峰。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近期流感疫情明顯趨緩,但新冠疫情卻節節升高。開業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說,有一對六旬夫妻到診所看診,只說「最近累累的」,沒有特殊症狀,一快篩果然是新冠。黃立民建議,春節期間如果有全身痠痛、流鼻水、咳嗽等症狀,應立即快篩確認。根據疾管署監測,國內新冠病毒株以JN.1最多,黃立民表示,農曆春節是家戶團圓的日子,也會助長新冠的傳播效力,特別是JN.1的免疫逃脫能力更勝過往的變異株,可以預期農曆春節之後,新冠患者恐以「倍數」成長。黃立民表示,新冠患者大幅增加,但官方監測並沒有如預期的多,主因是國人「根本不想篩檢」,目前新冠的治療多採取症狀治療,如流鼻水就給予緩解鼻水的藥物,或是發燒給予退燒藥等,僅有高風險族群才會給予抗病毒藥物。圖/FREEPIK黃立民提醒,JN.1症狀通常不嚴重,大多是咳嗽、流鼻涕等,但JN.1與流感的其中一項症狀一致,即為「全身痠痛」,有部分患者會伴隨腹瀉,面對這些症狀,許多人選擇忽視,或是等待身體自癒,但年節時經常會與家中長輩接觸,恐因為症狀過於輕微,反而傳染給家中長輩,增加長輩們的死亡風險。黃立民建議,當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最好先在家裡持快篩試劑篩檢,一來能得知自己是否是新冠患者,若是兩條線,應與人保持距離,戴上口罩;第二,若是確診,近期不建議打疫苗,待罹病後3個月後才注射。林應然表示,近期有許多長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染疫,且並沒有高度警覺要先快篩,等到症狀愈來愈嚴重時,就醫已是重症,新冠染疫若能在早期介入用藥,能大幅降低對健康的威脅。不過農曆春節期間,各縣市診所幾乎都沒有開診,僅有急診室開設,林應然表示,快篩後確診,如果症狀相當輕微,可以先使用常備用藥,如退燒、咳嗽、止鼻涕的藥物,等待春節後再至醫療院所診斷;若已經出現發燒、呼吸困難、咳到睡不著,應立即至急診室就醫。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修業 下一篇文章 吉星高照無人機 星雲大師乘願再來的慈心悲願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8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9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10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美商無法及時交貨 海鯤艦光電潛望鏡是「借」的野柳鐵塔鏽蝕 急封步道台若遭封鎖 天然氣10天耗盡工具機業 關稅海嘯第1排竹縣焚化爐 擬10月商轉透過AI與數位李登輝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