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句】

 |2008.06.22
512觀看次
字級

Greenbacks Backing Greens

美元支←環保股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以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拿下兩項奧斯卡大獎,被視為國際推動環保的首要人物。他另外成立世代投資管理公司(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籌募6億8300萬美元,成立「氣候解決基金」(climate solutions fund),他的如意算盤是環保原則加上精明的投資可以帶來強大的利潤。

但綠色環保股(green shares)是否可能創造網路時代(dotcom era)的榮景?當時Netscapes(網景)和 eBays(電子灣)都成為買家必買的熱門股。但事實上,綠色環保股投資人(environmental investors)都跌得鼻青臉腫、暈頭轉向(feeling green with nausea)。代表全球綠能產業的Impax ET50 指數,去年底衝到最高峰,達286,但今年一月又調頭重挫(plunge),跌掉將近四分之一,甚至在收復部分失土後仍跌了十分之一。

實則,綠能產業比較像1990年代末期的電訊股(telecoms)而不是網路,只要幾個電腦天才(geeks)和一個網站(website)就搞定,環保公司需要大量資金建立風力發電場(wind farm)或潮汐能發電(Tidal Power),或者投資新的節能科技,像纖維素乙醇」(cellulosic ethanol)或薄膜太陽能板(thin-film solar panels)。凡此種種均需投入巨額資金,但也因此使股價容易波動(volatile),回收也極不穩定(re-turns are highly uncertain),因為如果有任何巨額獲利(big profits)也是好幾年後的事了。其間,如果政府政策改變或科技上有任何突破,都可能會產生較大的衝擊。

舉例來說,兩年前,拜布希政府推動生質能源之賜及補貼酒精燃料(ethanol pro-duction),生化燃料(biofuels)是最被看好的投資標的。但隨後生化燃料的環保效益及對糧價的衝擊,使投資人幻想破滅。現在投資人把目標轉而鎖定第二代生化燃料,也就是從貧瘠的邊緣土地(marginal land)所種的非食用作物(non-food crops)取材,但這種技術要臻於完善還要好幾年。

解決氣候變化,方法不只一端,而且彼此競爭,利弊互見,當一種科技失寵,立刻有另一種取而代之。去年最夯的是太陽能,所以第一太陽能公司的股價飆漲了近百分之八百,但去年底又轉向風力。有人認為解決環保問題的關鍵在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的利用,又有人認為是減碳(carbon capture)。其中的風險是投資人已經浪費很多錢在昂貴又不切實際的開發技術上。換言之,要選中環保業的贏家很難,一如其他行業,第一代先驅總是身先士卒(the pioneers go bust),要等第二、第三代(a second or third wave)才能獲利。也許,就像「經濟學人」上所說的至理名言"It takes patience and guts and green-backs to invest in the green."(投資環保業要有耐心、勇氣和美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