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首爾電】每當國家發生重大事變就會不停「流汗」的南韓慶尚南道密陽市弘濟寺的表忠碑,今年首次出現流汗現象,南韓各界議論紛紛,多認為此現象反映出包括「燭光示威」等複雜的社會狀況。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被列為第十五號慶南有形文化遺產的表忠碑,自十八日中午十二時四十分至十九日凌晨四時,碑身總計流下十點八公升的「汗水」。
為紀念韓國高僧四溟堂松雲大師而建的表忠碑,兩百多年來以「流汗」的異象,儆醒韓國人又有大事發生,因為每次都很準確,因此又稱為「汗碑」。圖/本報資料室
密陽市自二○○五年四月開始,在包括表忠碑在內的區內觀光名勝安裝閉路監控電視,並可透過密陽市官網確認,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監控,發現表忠碑在「流汗」。
朝鮮英祖十八年(西元一七四二年),泗溟大師的第五代法孫南鵬大師,為緬懷壬辰倭亂時率義僧紓解國難的泗溟堂松雲大師,而設立了高、寬、厚分別為二百七十五公分、九十八公分及五十六公分的表忠碑。此後,每當國有發生大事,碑身就會出現水珠並往下流,因此,被稱作「會流汗的石碑」。
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表忠碑還在第十七屆總統選舉結束後流出三公升的「汗水」。
弘濟寺總務遠哲大師表示,這次的流汗現象與反對進口美國牛肉的燭光集會,及貨物聯盟罷工等不無關聯。他說,這是表忠碑今年第一次流汗,且量也比以往增加,儘管不便對政治發言,但這必定與國家重大事件有關。
密陽市負責人也表示,儘管無法確定是否與氣候變化有關,但由於具有每當國有大事就會「流汗」的紀錄,很多人主張此次「流汗」也與近來的國家事件有所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