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威儀 文/星雲大師 |2024.01.28 語音朗讀 30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威儀是一個修行的人,所應該重視的行儀,所謂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像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攝受眾生;菩薩慈眼低眉,身相莊嚴,為人敬仰。甚至佛經裡也記載,有的比丘相貌莊嚴、行止合儀而度人修道。由此可知,佛門非常注重威儀;如果你對於佛門的這許多威儀、言行,稍有不全,都可能會違犯過失。過去一般人認為,修學佛法還要被繁瑣的威儀所綁住,太過於麻煩了,就不重視威儀;但其結果,就是行為粗魯、沒有禮貌、言行不當、談吐庸俗、衣冠不整,如此缺乏生活的禮儀,就不容易受人尊重。佛門裡除了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以外,很重視「四威儀」,所謂「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這很容易了解。就是一個人,坐要有坐相,要像大鐘一樣,沉穩莊重;站要有站相,要如松樹一般,正直挺拔;走路有走路的樣子,行走時要能像風,輕快敏捷;睡覺有睡覺的姿勢,必須要像彎弓般,右脅而臥(吉祥臥),這才像一個出家人。這是叢林裡要求出家人,在行立坐臥之中,應有的風姿;你如果不重視這些基本的行儀,就是威儀不好。圖/unsplash過去古德有一首偈語,是對四威儀的形容,也提醒修行人在精進修道時,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很值得重視。所謂「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迴旋半展眸;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愧佛門修行人」。這首偈語的意思是說,念佛的音聲,要像流水一樣,慢慢的誦念;走路要如雁群成行列隊,整齊劃一;合掌於胸前,要如捧著水一般端正;站立時,頭上好像頂著一碗油,精神飽滿;走路時,必須瞻前顧後,輕輕移步;看東西時,不可大動作的東張西望,只能左右回視半展眸;威儀動靜要經常保持莊重,才不愧為佛門修行人。總說,學佛之人,尤其是初學者,走路不可以隨便,說話不可以輕率;當說則說,該怎麼樣就要怎麼樣,回歸他應有的威儀,才是修行。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佛法真義3佛教常識 122】 美麗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 佛教常識123 輕聲慢語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8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5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3》第十章 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⑩【佛教管理學②】 佛法的管理法⑨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3 作者其他文章【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5【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⑩【佛教管理學②】 佛法的管理法⑨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