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秀無師自通手工布娃娃 一針一線縫出童趣 曹麗蕙 |2024.01.10 語音朗讀 6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布娃娃的呢喃 李淑秀手工娃娃創作展」現正於中正紀念堂管理處4展廳展出,圖為李淑秀充滿童趣的作品《捉迷藏》。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奮力拔蘿蔔的鄉間小童、走出童話故事的可愛小鞋匠、三五成群孩子躲在石頭樹下玩起捉迷藏…布娃娃工藝家李淑秀以針、線、布代替畫筆,創作出一幅幅生動活潑、饒富童趣的作品,帶領觀者回到童年單純美好的時光。談起創作初衷,她坦言:「現今的世界太緊張紛擾,人心惶惶不安,我希望大家看到我的作品後,能心生歡喜,找回自己的赤子之心。」1953年出生的李淑秀,或許因心裡有個大娃娃領著手裡做的小娃娃,外表完全看不出已年過7旬,圖為她和作品《花蕊姑娘》合影。圖/記者曹麗蕙 1953年出生的李淑秀,或許因心裡有個大娃娃領著手裡做的小娃娃,外表完全看不出已年過7旬。她自承自小就喜愛玩泥娃娃,雖就讀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出社會後的工作卻完全與藝術創作無關,退休前從事通訊行祕書,「約莫20年前,我50歲時,突然萌生編一齣布偶劇的念頭,但市面上買不到我設定角色的布偶,妹妹剛好在學鄉村娃娃,給了我一些材料、書籍,才開始踏入布娃娃創作。」李淑秀作品《西瓜!西瓜!我愛你》。圖/中正紀念堂提供 無師自通的她,開始不眠不休創作,「宛如小時候潛藏在內心的創作種子,中年才發芽、爆發出來,我愈做愈有心得,就一直玩下去,弄出自己風格的布娃娃。」李淑秀形容像冥冥之中有力量牽引自己走這條路,「好像老天爺在人生的下半場賜給我這個禮物。」李淑秀的布娃娃大多帶著天真純粹的眼神和笑容,圖為作品《美好的一天》。圖/記者曹麗蕙 李淑秀的布娃娃都是自行摸索,跳脫鄉村娃娃的制式框架,「製作布娃娃,臉部五官占七成重要性,表情必須觸動人心」,因此她創作的布娃娃特色是頭部相當立體,「眼睛、嘴巴、鼻子必須塑型縫出立體感,生動展現喜怒哀樂」,且每一套穿著、場景,她皆別出心裁,純手工一針一線慢慢縫出來。李淑秀作品《小鞋匠》。圖/記者曹麗蕙 現正於中正紀念堂展出的「布娃娃的呢喃」,共展出她42件創作,許多場景、畫面都洋溢著自然童趣,充滿家庭溫馨,如《捉迷藏》、《搖籃曲》、《全家福》、《西瓜!西瓜!我愛你!》等,「童年是人生的底色,我希望用手做布娃娃,延續這份快樂,重溫逝去的童年,也一圓兒時的夢。」她也自許作品不只療癒自己,也能療癒大眾,並喚起大家的赤子之心。李淑秀作品《拔蘿蔔》。圖/中正紀念堂提供 不少人對她在知天命之年,重拾藝術創作感到欽佩,她分享:「人其實都有潛力,只是有時沒有機會發掘,不要因年齡而自我設限,上了年紀做什麼都不嫌晚,有時生命歷練多了,掌握好技法,在詮釋創作時,反而會更有溫度。」李淑秀作品《親愛的!我們就這樣一起變老了》。圖/記者曹麗蕙 李淑秀也觀察到,有些民眾展覽期間天天來報到,「他們說看不太懂一些前衛藝術作品,但我的布娃娃他們一看就懂,覺得很可愛暖心,所以天天來欣賞,這帶給我很大的感動,也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李淑秀作品《阿嬤的味道》。圖/記者曹麗蕙 「布娃娃的呢喃—李淑秀手工娃娃創作展」現正於中正紀念堂第四展廳登場,展期至1月14日。李淑秀作品《溫柔時光》。圖/中正紀念堂提供 前一篇文章 中職/劉基鴻月薪破30萬 拚翻倍、複數年約 下一篇文章 藥物大掃除 這樣處理才正確 熱門新聞 01【時光重逢】 壺納鄉思,彩繪揚瓷 ——林振龍的陶藝人生2025.10.1702【大師身影】 曲歌繞梁:音樂家李叔同2025.10.1603佛光山線上佛學院 學子雲端精進2025.10.1604【浮世畫框】 藝術回歸生活喜悅2025.10.1605巴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弱勢群體2025.10.1606社論--放下手機,重拾人生2025.10.1707雪梨佛光人 三代喜同堂2025.10.1608英文畢業門檻 陽明交大廢除2025.10.1609病假扣全勤獎金 勞長認不合理2025.10.1610從極地到珠峰 世界級地標郵局2025.10.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總統交付APEC代表3任務藍準黨魁鄭麗文 首拜會立院黨團美關稅衝擊 傳產掀廠辦拋售潮海軍操演落幕 陸空演訓下旬登場台中會展中心首展 五金工具擔綱中科院輔力外骨骼系統 20公斤砲彈輕鬆舉 作者其他文章羅浮宮劫案示警 故宮強化安防維也納美景宮花繪展 12月綻放故宮百年紀念金銀條塊 一組逾20萬建築的恐懼與療癒 新北美術館展出 八重軸心 展現製造實力金鐘60/60特展 重溫經典娛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