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振西拉雅族群文化,傳統美食是重要的一環。圖/部落學堂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高雄市內門區木柵社區有為數不少的西拉雅群族,他們擁有自己的語言、飲食文化等;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很多族語及文化逐漸流失,一群不捨文化失傳的年輕人相偕在部落復振文化,也著手復育特色食糧,希望吸引更多的人進入落部品嘗、體驗。
Tarau(散穗高梁)麵、Tarau吉拿富、Tarau春捲、碳烤赤牙芋,還有Tarau炒飯等,一道道極富西拉雅文化的美食,讓美食大廚也為之驚豔。
圖/部落學堂提供
李蕙琪是西拉雅族的後代,從小就在木柵部落長大,最了解特有的飲食文化和作物,懷念父祖時代的家鄉味,她攜手若干族人在自家的農地上種植散穗高梁,也製作成族人特有的美食,透過「部落學堂」的參與,分享給族人,同時收納更多族人流傳的家庭老菜譜或餐桌美味,盼延續西拉雅文化免於失傳。
圖/部落學堂提供
李蕙琪今(1/7)日受訪指出,去年返回部落,種植Tarau和赤牙芋等原生作物,經過半年的復育,作物有不錯的產量,於是她製作成麵、春捲及吉拿富等,尋味美食一道道上桌,感動了很多部落族人,也擄獲了知名大廚傾心於部落原生作物的獨特風味。
李蕙琪的部落學堂不僅重新凝聚族人,也吸引了WES-米其林綠星餐廳主廚,及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的學員走訪、探索並汲取食材特色,以挹注多元族群飲食文化的靈感。
圖/部落學堂提供
去年春天,「部落學堂」從一鋼一架起造,要承擔孕育西拉雅文化,也盼打造為部落民眾最有溫度的家,希望外界看到西拉雅後代努力復振傳承的用心 ,也盼帶動地方產業創生。
「部落學堂」啟用了,很多長輩、族人到此活動,彼此交流並分享族人記憶中的美好。李蕙琪努力找回西拉雅族人的認同,也盼大家在此作文化學習,更是舊思新創交流的平台及實體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