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前景 2024年難擺脫地緣政治衝突、氣候變遷等陰霾

 |2024.01.03
411觀看次
字級
地緣政治衝突使航運受阻,衝擊全球供應鏈。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供應鏈一度受阻甚至中斷;儘管疫情已消退,但全球供應鏈在2024年卻仍將面臨其他因素干擾,包括地緣政治衝突、氣候變遷及美國勞資協商等,促使已擬定供應鏈新戰略的企業,不得不加速付諸實踐。

全球供應鏈在2024年之初,遭受到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受阻的干擾,巴拿馬正因乾旱而限縮巴拿馬運河的每日航行船舶數量,蘇伊士運河也遭遇紅海航線可能遭葉門武裝組織青年運動(Houthi)攻擊的憂慮,意味著航商必須繞道,拉長運輸時間一周以上。貨攬業者Flexport指出,船舶繞道代表航商設定的船期、及託運人對運費的預期,「現在都毫無意義」。

地緣政治緊張似乎將在企業採購和配銷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可能迫使一些國家和企業調整過去幾十年來的貿易路線。全球貿易流正在轉向,進口商日益把目光從中國大陸轉向越南、印度和墨西哥等國的替代供應商,2024年對替代供應商的需求將持續增加。

然而,這些國家也持續遇到供應鏈瓶頸。美墨邊境干擾頻傳,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最近幾個月不時關閉鐵路和卡車檢查點,以抽調人員協助邊境巡邏人員處理大批湧入的移民。

許多企業已成功去化在新冠疫情期間所積累的庫存,現在多數庫存都已恢復到疫前水準,進口商正在下新的訂單。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分析師指出,高利率提高了保持高庫存的成本,可能會促使一些企業回頭採用「及時」(just-in-time)策略,物流服務供應商因而須靈活因應客戶的彈性做法。

而且,隨著航運公司將陸續收到新船,運能充裕意味著進口業者得以縮減在新冠疫情期間締結的合作關係。

美國入境貨運、從港口運輸貨物到工廠、再流向零售市場的國內供應鏈,因此都已重塑。在2023年最後幾個月,進入美國西岸港口的貨物比一年前激增二位數百分比,進入東岸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的貨物量則減少,這個趨勢可能在2024年加速,因為代表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碼頭工人的工會負責人已警告,除非以新的勞資協議,取代預定今年9月到期的合約,否則東岸港口工會可能發動罷工。

同時,新創公司和既有企業正在建立以乾淨能源為基礎的新供應鏈。這些因素都正衝擊著半導體到消費品的供應鏈,帶給海運公司、卡車貨運公司和其他貨運及物流公司諸多挑戰,迫使努力提高營運韌性和靈活度的公司,須根據貨物流動的轉向和需求調配資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