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公布,兩大社群平台詐騙廣告量近2萬件。圖/資料照
【本報綜合報導】詐騙廣告很猖獗,金融管理監督委員會今(1/2)日公布統計顯示,從2023年4月10日起,與臉書、谷歌兩社群平台建立投資詐騙廣告通報機制以來,截至2023年12月底通報數量共有1萬9617件,直逼2萬件。
金管會統計,單以去年12月的統計為例,也創單月新高,有4106件通報。
證期局近8個月的統計數字顯示,投資詐騙廣告除了在統計之初的2023年4月359件,之後每月通報件數,大部分都超過2千件,其中,比起5月單月通報近2500件,11月通報4491件,創近8個月來的單月新高紀錄,12月較11月略減,但單月仍有新增通報4106件。
另外,證期局接獲民眾陳情案件,2023年全年陳情通報件數780件,已超過以往總量,包括2022年全年636件、2021年全年439件,2023年780件再創近3年來的新高紀錄,其中,光是12月就增加70件。
民眾陳情投資詐騙,和詐團在社群平台所刊登的詐騙廣告內容,據金管會歸類,主要分成4大手法。經彙整如下 :
包括,冒名金融業者,例如金融業者假冒合法證券業者或金融機構發送簡訊招攬加入LINE群組,或要求下載特定App。
其次是,透過電話、簡訊及LINE群組勸誘買股,詐團用LINE群組假稱提供高獲利飆股資訊勸誘民眾投資港股或台股等。
三、金融商品交易平台(App):推薦民眾安裝假投資平台App,宣稱該App可插隊搶漲停股票並保證獲利等。
四、虛擬通貨交易平台,詐團以虛擬貨幣交易可獲高收益,或以提供飆股方式來逐步勸誘民眾民眾投資虛擬貨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