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親友接二連三罹患癌症,而我在二○○六年五月中旬定期體檢的結果也不理想,忽地心血來潮,生起回佛光山拜佛的強烈欲望。經過聯繫,在六月二日一早,帶著五歲的兒子柏浩、三歲的女兒詠欣從台北搭車回山。
沿途回想第一次到佛光山,是在二十年前(一九八八年)。一九九二年自清華大學數學系畢業後,負笈美國,至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麥迪遜分校工業工程所攻讀碩士學位。學業完成後,回到台灣,白天埋首於公司業務,晚上下了班又要照顧兩個孩子,忙得像顆陀螺似的。如今睽違十年的佛光山,會是什麼樣子?……
「佛光山到了。」計程車司機打斷了我的思緒。下了車,我有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分不清東南西北,十年的佛光山改變真大,唯一不變的是法師依然親切。在傳燈樓滴水坊用餐,法師關心我:「怎麼好久不見妳回山?」
「擔任電子公司的品保經理,總是比較忙嘛。」我心虛地回答。
談話中,法師拿出一張特殊的照片,指著釋迦牟尼佛手上示現的七彩、旋轉法輪,說:「這是五月二十七日星雲大師在大雄寶殿為新出家者舉行剃度典禮前所拍攝的照片。」我暗自稱奇,佛菩薩真是不可思議。
隔天清晨朝山時,我試著觀想佛陀手上的法輪,然而詠欣一直在身邊吵著:「媽媽!不要在髒髒的地上拜,手手會弄髒。」觀想隨著女兒的干擾變得愈來愈困難。失望懊惱之餘,從地上一拜起來,抬頭一看,眼前信徒背著的朝山袋上,接引大佛慈悲的笑容映入眼底,佛陀的微笑再度堅定了我的朝山信念。此後一路觀想朝山袋上的接引大佛,直到上了不二門前的石階,女兒終於跟隨大眾誠心頂禮,我不禁向佛陀祈求:「願詠欣業障消除,健康平安的成長!」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朝山,結束後,整個人腿痠腳軟,睡了一個上午。
四日,台北依然陰雨綿綿,心想:「昨天朝山,今天又下雨,腳一定痠死了吧。」
「不會啊!真奇妙!我不再是氣象台主播了。」三年前車禍留下的後遺症,已在朝山後不藥而癒,朝山果真是獲得健康的妙法。於是我以親身的奇妙體驗告訴所有的親朋好友,鼓勵大家朝山,至今已有數十人分批回佛光山朝山。(廖婉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