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變貴 當歸每斤從350漲破千

 |2023.12.23
44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天氣驟冷,民眾常用來進補的中藥材「當歸」價格卻狂飆,從年初一台斤三百五十元,漲到現在破千元。專家點出,中藥材價格升降與來源國有關,台灣藥材過於仰賴中國大陸,價格受對岸影響,衛福部中藥司已著手研擬,要將國內有種植的「大和當歸」納入「台灣中藥典」,以「國藥國種」方式解決難題,但尚無定論。

衛福部擬國藥國種 無定論

藥師公會中藥發展委員會主委黃世勳表示,當歸價格長期處於浮動狀態,直接反映在售價上,能讓民眾了解實情,「該漲就漲、該跌就跌」才能避免市場混亂。若要讓價格穩定,必須使用在地來源作為替代藥材;過去藥典僅列入來自大陸西北產地的當歸品種,台灣高山地區雖有種植來自日本的「大和當歸」,但受限法規,藥廠不能將其用於原料,中醫診所也無法開立該項藥方。

蔘藥行業者、嘉義市市議員李奕德說,除用量大的當歸價飆漲,黨參、白芍、熟地、生地、白朮等,平均漲三至四成。

黃世勳表示,大和當歸與大陸當歸在生物分類上「同屬不同種」,但以藥用植物而言,通常認定「同科同療效」,像是菊科植物都具有抗發炎效果,可以互相取代。台灣氣候雖不適合種植來自大陸西北的當歸品種,但種植大和當歸生長情形良好,卻因未被納入藥典,不能作為正式藥材,影響中醫藥產業,但民眾仍可購買作為膳食使用。

大陸打房 中藥成炒作標的

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說,台灣中藥材八成六仰賴大陸進口,今年因大陸打房,有心人士將資金轉為炒作中藥,至今現象雖已改善,不少藥材價格回穩,惟當歸兩岸用量均大,價格仍未下降;以大和當歸作為中華當歸替代品已討論多年,絕非新議題,是否納入台灣藥典,將由專家小組討論後做出決議。不過,一切調整應以病人療效為主,大和當歸補血等方面療效,是否與中華當歸相當,有待商榷。

「藥用植物應該在地化。台灣中藥材太過仰賴大陸資源,不僅價格受對岸影響,亦有潛在缺藥危機。」黃世勳建議,中藥應商盤點全球藥材來源,同時研究本土藥用植物作為藥材替代品項的可能性。另外,應強化台灣中藥材種植技術;亦可由古籍中尋找可用資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