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塔人基因 讓你「愛早起」

 |2023.12.19
52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幫助人類適應大自然環境,養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習慣的生理時鐘,專家說,遺傳自人類「遠祖」尼安德塔人( Neanderthals);《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如今已不復存在的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對現代人類的基因傳承也不無貢獻。

美國科學家日前發表在英國《基因組生物學與進化》雜誌(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促成人類入夜即睡、日出即醒作息習慣的基因編碼,早在尼安德塔人時代就「寫」好了。

報告作者、加州大學演化基因學家卡普拉(Tony Capra)說:「我們找到了很多尼安德塔人基因突變的證據,很能夠解釋到現在我們清晨即醒的原因。」

研究團隊把英國電子資料庫裡面數十萬歐洲人的健康和基因資訊,拿來和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化石骨頭和牙齒的DNA做比對,發現246種基因和生理時鐘有關,其中好幾十個突變基因,和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的突變基因不同。現代歐洲人當中,自稱為「早起派」的人,有些突變基因源自尼安德塔人。

卡普拉說:「發生如此效應,要放在好幾百種其他基因交互作用的脈絡裡看,但人類為什麼日出即醒,有其特殊意義。」

卡普拉等研究人員比較現代人、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從中找尋演化過程的某些型態;這兩大族群曾經互相交配,讓人類的老祖先在遷往全球各地的過程當中,能夠適應環境的變化。

第一位智人(Homo sapiens)約30萬年前出現在非洲,7萬年前,有些智人離開非洲大陸,移往歐亞大陸時,遇到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種族混雜於焉展開,為此,現代歐洲和亞洲人的基因約2%遺傳自尼安德塔人。

耶魯大學人類學與演化生物學助理教授沙瑞娜.杜琪(Serena Tucci)表示,卡普拉團隊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基因圖譜,由各路祖先共同編織而成,經過好幾千年的演化,變成今天這副樣貌,即使某些祖先的族群早就絕跡,「他們仍存活在我們的基因裡。他們留下某些東西,到現在仍影響我們的血肉之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