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持續加速 2023北極夏季歷年最暖 |2023.12.13 語音朗讀 170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國官方12日公布報告,顯示人為氣候變遷加速讓北極2023夏季成歷年來最溫暖,地球生態也逐漸朝未知。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美國官方12日公布的報告,北極地區在2023年迎來紀錄史上最溫暖的夏季,這是人為氣候變遷加速的結果;氣候變遷正在將生態系統和賴以生存的人類推向未知境地。法新社報導,今年7月至9月的夏季地表平均氣溫為攝氏6.4度,這是自1900年有紀錄來的最高氣溫。北極變暖的速度大約是地球其他地區的4倍,這主要是由於海冰流失的惡性循環造成的,稱為「北極放大」(Arctic Amplification)現象。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署長史賓拉德(Rick Spinrad)聲明指出:「今年報告傳遞最重要的訊息是,現在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身為一個國家與全球社會的一員,我們必須大幅降低導致氣候變遷的溫室氣體排放。」根據報告,夏季平均氣溫每10年上升攝氏0.17度。總體而言,這是北極第6個最熱的年份,氣溫為攝氏零下7度。圖/unsplashNOAA「北極年度報告」(Arctic Report Card)由13個國家的82名專家作者共同合作,現已進入第18年。今年報告的觀察強調暖化趨勢線持續延續,包括海洋與氣溫變暖、積雪減少、海冰縮小,以及格陵蘭島冰層(Greenland Ice Sheet)繼續融化。而這一年也帶來了具有氣候變遷「明顯特徵」的重大衝擊事件。●野火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的報告共同作者巴林傑(Tom Ballinger)告訴媒體,雖然北極變得愈來愈潮溼,但這存在著地區性與季節性差異。他說:「例如,阿拉斯加部分地區面臨潮溼冬季,在歐亞大陸西部見到乾燥春季,而在加拿大北部則受到乾燥夏季的衝擊。」加拿大北部出現溫暖乾燥的夏季氣候,加上融雪過早,導致加拿大北極地區今年經歷了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野火季節,當地的黃刀鎮(Yellowknife)在8月間有2萬人撤離。黃刀鎮(Yellowknife)被野火照亮夜空、煙霧壟罩。圖/unsplash●漁業受衝擊長期暖化趨勢產生了各種不均衡的影響,從生態系統到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網,例如在2021年和2022年,阿拉斯加布里斯托灣(Bristol Bay)的紅鮭(sockeye salmon)數量達到歷史新高。另一方面,在熱浪對魚生長速度產生負面影響之後,原住民社區所依賴的帝王鮭(Chinook salmon)和白鮭魚(Chum salmon)數量急劇減少。魚的生長速度改變,也導致成年鮭魚體型變小,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前一篇文章 獨特風景照 動物完美隱藏其中 下一篇文章 看海豚表演是何種教育?動保團體抗議要求禁止 熱門新聞 01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2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3馬鈴薯、酸菜易被誤解 實有益腸道健康2025.05.1604佛館、南藝大簽署合作 館校合作續添新頁2025.05.1605【時光重逢】 聽無,聽有,聽見花朵2025.05.1606核三今除役 台灣邁入非核家園2025.05.1707國際蔬食文化節 買氣人氣強強滾2025.05.1708多倫多佛光山皈依典禮 弘法本土化有成2025.05.1709海底蝗蟲肆虐 東沙珊瑚礁恐消失2025.05.1510【悅讀人生】我的出家同學2025.05.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