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在晉陽古城宗教區太山龍泉寺建築基址發掘有重大發現,研究人員在地宮中出土一座石函,發現石函內裝著木函、鎏金銅函、銀函、金函等,而這項發現也使得盛唐時期的佛舍利五座寶函重現人世。
據中新社報導,經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李裕群、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國際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孫福喜等專家論證,塔基建於唐武周時期(公元700年前後),出土的石、木、銅、銀、金五座寶函等遺物的建築為塔基地宮,出土的佛舍利寶函級別很高。
鎏金銅棺造型精美,是目前經過科學發掘較早的塔基地宮遺存,具有很高歷史、藝術、文化和科研價值。負責發掘的太原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長常一民表示,發掘清理後顯示,建築遺存為一佛塔基址,塔基上部已毀,殘留塔基址呈長方形。
報導指出,地宮位於塔基中部,由過道、石門和地宮組成,地宮為砂石築砌而成,平面呈六角形,繪有壁畫。地宮內出土有一座石函,表面刻有大量文字。
12日開啟的石函內,依次放有木函、鎏金銅棺、鑲著綠松石的銀棺、金棺和絲綢等遺物。鎏金銅棺造型和裝飾圖案都非常精美,五座佛舍利寶函都呈現出盛唐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