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破瓶而出 展現大自然力量

 |2023.12.12
429觀看次
字級
充滿活力的盆景雕塑,從瓷瓶碎片中生長出來,隱喻大自然深不可測的力量。圖/取自伯格斯瑪官網
充滿活力的盆景雕塑,從瓷瓶碎片中生長出來,隱喻大自然深不可測的力量。圖/取自伯格斯瑪官網
充滿活力的盆景雕塑,從瓷瓶碎片中生長出來,隱喻大自然深不可測的力量。圖/取自伯格斯瑪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荷蘭藝術家伯格斯瑪(Patrick Bergsma)的「擴展瓷器」(Expanding China series)系列作品中,充滿活力的盆景雕塑打破瓷瓶的束縛,展現自然的力量和彈性。開花的樹枝、粗糙的根部和茂盛的苔蘚,從碎片中生長出來,捕捉到轉變和生長的時刻,藉此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隱喻自然無限且不斷增長的力量,易碎的瓷器暗示著,人類在大自然深不可測且難以估計的力量面前的脆弱,無論採用何種先進技術來預測,自然仍然會找到打破現有模式的方法。

「自然將繼續存在,這就是我工作的基本意義;我曾經讀過一個關於盆景起源鼓舞人心的故事,很久以前,中國僧侶會帶著幾乎無法生存的粗糙小樹回到山上寺院,以冥想自然的力量。正是大自然的適應性和復原力給了我希望。」 伯格斯瑪說:「無論我們把這個星球弄得多麼混亂,大自然都會生存下去。」

盆栽結合花道

重塑古老文化 

從名稱來看,「擴展瓷器」的靈感來自古代亞洲藝術如插花和盆景,伯格斯瑪表示,荷蘭的陶瓷傳統受到東方的影響,像傳統的荷蘭瓷器台夫特藍陶(Delft blue),最初是為了模仿從中國和日本進口的流行瓷器。然而,在他的破碎花瓶系列中,他將自己的觀點放在藝術影響、方法和物體的結合上。

伯格斯瑪解釋:「在這個系列中,我經常使用這些十七世紀的『模仿品』,並結合盆栽和花道等自然元素。在日本有一種用金粉修復破損陶瓷的技藝,稱為「金繼」(金継ぎ),根據這個理念,它將破損和修復視為物體歷史的一部分,而不是掩蓋,在這些作品中,自然元素彷彿重塑我們文明中這些古老文化。」

他也用鋁線製作盆栽的底座,伯格斯瑪透露:「我開發一種混合物來模仿樹皮、花朵和葉子,所有這些都是精心手工製作,並一一貼在樹上,然後我製作苔蘚,它也是使用不同類型的丙烯酸樹脂手工製作,所有都是可持續且耐光。」手工製作的盆栽刺穿與曾經完整的陶瓷花瓶對比之下,樹木的紋理與花瓶光滑的表面形成視覺吸引力。

陶瓷碎片被安裝在盆景,有些甚至完全粘在樹幹和樹枝,當被詢問人與自然的關係時,伯格斯瑪強調:「有趣的是,我們常錯誤地認為它們是兩件事:人們和自然;事情從來都不是這樣,因為人類的生活與自然是糾纏在一起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