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資料照片
文/妙書法師
以前菩薩為王太子,名叫法施,自律甚嚴,以戒嚴身,尊聖孝親,每天都和相國進宮朝覲,如法如儀。
國王有一寵妾,對太子有非分之想,有一天在太子入宮時,對太子拉拉扯扯,太子用力掙脫之後,著急的拍打相國的頭,說:「快走。」
結果相國的頭冠被打掉,露現禿頭,寵妾出聲嘲笑,相國感到羞恥,因此對太子心生怨恨。
之後寵妾向國王進讒言,說太子調戲她,慫恿國王廢除太子。國王雖然不信,但是相國在一旁鼓動,無奈之下,便放逐太子到邊地作小王,太子妃也被放歸本國娘家。
太子離宮時,國王對太子說:「世間多姦詐之人,不要輕信他人,所有書信必須要有我齒印,才能相信。」
過了一年,國王聽聞太子在邊國施行仁政,國家一片祥和,非常歡喜。寵妾和相國耽心太子將來如果復位會報復,於是籌謀陷害。寵妾趁國王熟睡時,用假書信作國王齒印,再由相國派人送去給太子。
太子收到書信,信中說太子大逆不道,貶為庶民,並且挖去雙眼。邊國臣民不相信書信,認為是假的,但太子說:「信有大王齒印,不會有假。」
於是太子讓人挖去自己雙眼,交給傳信使者。使者將太子雙眼用函匣交給相國,相國再將函匣給寵妾,寵妾將函匣掛在床頭不斷辱罵。
太子成為庶民後,四處流浪,以拉琴歌唱賣藝為生,來到太子妃所在的國家。太子妃聽到琴聲,知道是自家夫君,二人相認,一起回到太子的家鄉。當國王聽到太子充滿悲傷的琴聲,即使太子面容憔悴,但還是一眼認出是自己的兒子。國王悲傷不已,當知道事實經過,大怒,逮捕寵妾和相國,鞭打並以熱漆澆淋瘡口,之後將二人生埋。
佛陀對比丘們說:「太子法施以前是賣白珠商販,當時有一富家女乘車經過,命車夫將賣珠人叫到面前。富家女手拿著白珠,眼睛卻邪視賣珠人,並且言語調笑。賣珠人一怒之下,說:『把珠還我,不然我挖了你雙眼。』
「富家女和車夫也生氣咒罵,說:『將來用鞭子打你,再淋上熱漆,把你生埋了。』
「因為惡口業緣,隨業流轉,賣珠人投生為王太子法施,富家女投生為國王寵妾,車夫投生為相國。而當時的太子法施就是我,相國就是提婆達多,寵妾就是提婆達多的妻子。」──節譯自《六度集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