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單車物流 布魯塞爾好行動 |2023.12.05 語音朗讀 53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布魯塞爾致力推動交通減碳,許多新型載貨單車和專賣店在街頭出現。圖/中央社比利時物流新創社會企業urbike以時薪計酬,達成更注重安全、品質的運送。 圖/取自urbike臉書布魯塞爾每年9月會選一個周日為「無車日」,讓民眾體會馬路上沒有汽車、貨車的清靜。圖為2014年的「無車日」。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因歐洲聯盟(EU)主要機構坐落在此,而有「歐洲首都」之稱。首都區交通部長范登布蘭德(Elke Van den Brandt)2019年上任後,致力推動「好行動」(Good Move)交通計畫,將大眾在布魯塞爾的移動模式朝向綠能轉型。政策推動下,電動載貨單車等交通減碳企業、產品興起,新創社會型企業urbike是這模式的典範,已為布魯塞爾減少約98公噸的碳排。時薪計酬 改善外送員處境 urbike創立於2019年,宗旨是「改變都市物流的最後一哩路」,共同創辦人薩拉欽(Renaud Sarrazin)表示:「我們想創造公平和有品質的工作,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改善布魯塞爾的生活品質。」薩拉欽原是市府交通部門研究人員,他與曾創立物流資訊系統公司的洛文斯(Philippe Lovens)因參與市府出資的載貨單車前導研究計畫熟識;這項計畫與比利時郵局、連鎖超市、藥局等合作,試辦效果不錯,兩人決定創業,讓這個模式商業化。2020年的10人企業,如今正職員工有45人,去年運量超過20萬趟;不過,看似順暢的創業路,其實還是遇到不少挑戰,薩拉欽分享,首先得向市場證明單車物流是更有效率的選擇,「許多人不知道我們送貨一趟最多可載300公斤,不知道我們有低溫運送設備,也不知道我們比貨車節省50%的運送時間。」他們想翻轉薪資低、壓力大、超時工作等業界亂象,比起其他外送平台按件計酬,urbike送貨員採時薪簽約制,不論送幾件,每小時約12~15歐元(約新台幣410~513元),比其他送貨員平均每小時5~6歐元(約新台幣171~205元)多1倍;薩拉欽解釋,按件計酬會有趕路、忽視交通號誌等安全風險,「比起獲利,我們更在乎創造多少工作、改善生活品質,以及有助城市轉型。」另外,歐盟也提供布魯塞爾586萬歐元(約新台幣2億元)進行3年推動計畫,民間購買電動載貨單車或連接的拖車,每台可獲2000~4000歐元(約新台幣6.8萬~13萬元)的補貼。「好行動」具體目標包括:2030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5年標準減少35%、開私家車上路比例,占所有交通方式24%、設置50個禁止汽車進入的安靜社區、平均交通支出占家庭消費比從2015年12%降到2030年8%。集體減碳 單車族增逾1倍新政上路後,曾面臨不少抗議聲浪,但11月時,布魯塞爾18個交通計數器設置點,單車通行人次總數突破1000萬,比2020年470萬成長超過1倍。讓慣用汽車人口分流到單車和公共交通工具,配套措施牽涉層面廣,例如要有鼓勵遠距、彈性上班的機制,降低較長距離通勤的需求,才能有效改變交通行為、集體節能減碳;交通部發言人戴斯眉(Pieterjan Desmet)表示,最困難的就是要在還看不到成果前,先促使民眾改變,「只有嘗試才看得到結果是否更好,我們曾遭到嚴重抗議,但後來證明空汙、噪音、安全都有改善。」善用科技也很重要,布魯塞爾新措施「Smart Move」預計明年上路,它會根據用車時間是否在尖峰期、車子大小等,計算出不同的稅額,促使人們減少在尖峰時間用車、減少塞車、降低整體用車量。 前一篇文章 大糧倉計畫 雜糧耕作達8.4萬公頃 下一篇文章 蓋茲:全球升溫控制 2℃無望 3℃內已是萬幸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42025.09.0504【詩】追光者2025.09.0805達拉斯講堂跨宗教午餐會 祝願世界和平2025.09.0506無電照明 阿凡達夜光植物成真2025.09.0507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2025.09.0508《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 叢林常識廣宣國際2025.09.0509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10電動車到底安全嗎?2025.09.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美防長通話 董軍:「以台制華」必挫敗創意水果旅館 住進火龍果運動部揭牌 李洋領軍台灣體育開創新時代從受助到助人 小學善念循環柯文哲交保控冤獄抄家 北檢將提抗告為動物開路 人與自然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