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報告 2023年氣溫創新高仍未減少排放

 |2023.11.24
756觀看次
字級
聯合國環境規畫署11月20日發布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報告直指2023年氣溫創新高,但世界仍未減少排放。圖為碳排放示意圖。圖/美聯社

【本報台北訊】聯合國環境規畫署11月20日發布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報告直指2023年氣溫創新高,但世界仍未減少排放;同時也再次警告依據目前的排放趨勢,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攝氏2.5至2.9度,除非各國能達成超越「巴黎協定」承諾的2030年減量目標;學者認為,面對極端氣候,現在就應開始盤點相關的衝擊與調適規畫。

報告也指出,2021至2022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1.2%,達574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新高,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則在24日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台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位學程專案助理教授曾琬鈴表示,今年的排放差距報告中,「不斷透露出我們的努力還不夠,我們必須要行動,並且是立即且有效的行動」,為了要達到巴黎協定2與1.5℃的目標,在2030之前必須要減碳達28%與42%,在剩不到10年的有效時間,不行動是不可能的。

曾琬鈴表示,報告明確提出科學事實、目前達成1.5℃目標的機會並不樂觀,各國的減碳計算顯示排碳大國責無旁貸,中國、美國、印度、歐洲與其他的G20國家,主導2021到2022年1.2%的溫室氣體增加,而全球暖化後果卻是全球一起承受。

圖/unsplash

經濟發展弱勢國家的調適能力也較弱,這是COP28勢必要討論的氣候正義主題,延續去年的賠償基金與即時天災預警系統話題,今年不該只是話題,而是共識與決策。

曾琬鈴表示,全球暖化,台灣不可能倖免,氣候變遷相關政策應列為所有政策之上的優先考量,不只是社會大眾,政策決定者更必須了解氣候緊急的程度已迫在眉睫。

調適方面,台灣土地面積不大但人口稠密,需要更精確的氣候風險計算,為此基礎氣候科學與模式發展不能妥協,同時資料使用者必須具備基礎理解知識以避免誤用,才能確保調適策略適用。

中興大學生物與永續科技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徐佩君說,今年排放差距報告標題「破紀錄」點出氣候行動緊急性,今年7到10月全球月均溫都破了歷史紀錄,九月全球均溫較工業革命前高出1.8℃,但溫室氣體排放量卻仍持續上升,2022排放量比2021增加了1.2%達到新高,顯然離達成氣候目標的差距愈來愈大。

徐佩君表示,全球暖化首先影響對溫度敏感的農作物及漁產養殖;研究顯示,台灣在全球暖化持續加劇的情況下,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強度增加,面對高溫、暴雨、連續不降雨、強颱等風險,應該推行相應的政策、發展相應的技術去解決。

例如輔導轉型智慧農業、作物改良等減少農業在氣候變遷下的衝擊、建立預警機制、水資源分配規畫等,相關技術與研究,及促成社會應用與產業轉型都需要時間,因此需開始盤點相關的衝擊與調適規畫。

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