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年國產香蕉外銷量有銳減趨勢,農糧署長胡中一分析,日本近年消費市場衰退,所以導致出口量減少。圖/農糧署提供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近2年國產香蕉外銷量有銳減趨勢,根據農業部官網統計,截自11月23日,台灣國產香蕉外銷量約1601公噸,其中日本就佔1582公噸、佔整體約98%,相較去年同期1504公噸微幅增加,但追朔到2021年的2934公噸,直接少了近一半;農糧署長胡中一分析,日本近年消費市場衰退,所以導致出口量減少。
農業部農糧署今日舉辦「台灣香蕉輸日行銷記者會」,農糧署今年6月前往日本辦理台灣水果推廣會,向茨城縣計22處市町首長推廣台灣水果及其加工產品,累計迄今,茨城縣已有18處市町參與採購台灣香蕉供應學童午餐交流活動,採購數量達6萬2千根,較去年成長1倍以上。
胡中一分析外銷量銳減原因,他指出,國產香蕉外銷市場有99%左右是在日本,近2年日幣貶值30 ~ 40%之間,且日本國內水電費成長3成左右,家庭主婦在選購日常用品時,包括香蕉,就會更減縮。
針對如何增加外銷量,胡中一表示,除了外銷第一線城市之外,第二線城市是學童營養午餐,周邊的超市同時聯合行銷,透過日本學童的台灣香蕉的認識,然後在超市販賣,藉由此增加在日本的銷售量。
青果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余致榮表示,雖有菲律賓、厄瓜多等國家共同競爭日本市場,但台灣香蕉品質好並不怕;今年陸續颱風侵襲,也影響香蕉價格,且台灣生產面積不同以往,若香蕉價格波動大、無法穩定供應也是問題。
余致榮指出,「主要問題是關稅」,台灣香蕉輸日本的關稅達25%,但他國關稅為5%至7%,因此台灣香蕉在日本市場價格相對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