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粟 這句成語寫錯1千年

 |2023.11.23
999觀看次
字級
故宮近日展出蘇軾親筆手書的前赤壁賦,帖中寫的是「渺浮海之一粟」,而非「渺滄海之一粟」。圖/故宮提供

【本報台北訊】「滄海一粟」是無人不知的經典成語。教育部國語辭典中寫道,「滄海一粟」典出宋蘇軾〈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以「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比喻「渺小,微不足道」。不過故宮最近展出蘇軾親筆手書的〈前赤壁賦〉,帖中寫的卻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浮海之一粟。」根據蘇大文豪的親筆,「滄海一粟」應是「浮海一粟」的筆誤,後世抄寫過程中誤植、以訛傳訛,一錯就是一千年。

〈赤壁賦〉是蘇軾千古傳誦的名作,有前、後兩篇,都作於元豐五年(西元一○八二年)。當時蘇軾背負詩文譏諷朝廷的罪名,貶官湖北黃州,擔任團練副使。與朋友遊歷赤壁之後,懷古感傷提筆成文,抒發對人生的體悟。完稿後一年,方為知己傅堯俞書寫這篇〈前赤壁賦〉。

為避免再次因詩文招惹罪名,蘇軾特別叮嚀傅堯俞小心收藏,並且提到〈後赤壁賦〉必須留待來日再寫寄。但現存蘇軾親筆手書的〈赤壁賦〉,只有這篇〈書前赤壁賦〉。

「浮海一粟」為什麼會變成「滄海一粟」?中國大陸學者姜舜源曾在二○一三年,根據故宮這幅真跡撰文「千古名帖,千年一誤」。他在文中指出,「滄」和「浮」字形相近,在輾轉傳抄和出版印刷過程中被誤寫。從語意來看,「浮在海面的一粒米粟」也比「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更合理、也更有意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