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門到七股 謝宏榮奉獻偏鄉醫療 文/莊曜聰 |2023.11.14 語音朗讀 9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謝宏榮(中)對於偏鄉醫療還有理想,想和妻女一起努力。圖/莊曜聰謝宏榮年輕時就在七股衛生所服務,圖為他對鄉親進行衛教宣導。圖/謝宏榮提供謝宏榮(左)喜歡與人互動的感覺,和病患的關係就像「厝邊老鄰居」。圖/謝宏榮提供第33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醫師謝宏榮(右)得到個人醫療奉獻獎。圖/曾原信 文/莊曜聰看見謝宏榮醫師準時出現在診間,候診的鄉親開心喊道:「謝醫師,早。」謝宏榮從30歲時在台南縣七股鄉衛生所服務開始,到現在七股鄉已改為台南市七股區,他也已經67歲。「謝宏榮診所」每天早晨8時10分開業,他幾乎天天是第1個到的:「鄉下地方長輩早早起床,總不能讓他們等醫師吧。」日前獲得今年個人醫療奉獻獎的謝宏榮眼神看來熠熠發光,對於偏鄉醫療還有理想。排隊看診的病患超過8成都65歲以上,對高齡化社會,謝宏榮很有體認,不知不覺中自己也成了其中一份子。難道沒想過退休?謝宏榮即刻回答:「不會,做到動不了為止吧。」喜歡互動 跟公嬤搏感情謝宏榮是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第1屆公費畢業生。當初選擇科別時,衛生署正推動家庭醫師制度,他毅然投入家庭醫學科,先在離島金門服役當醫官,再到高雄市立民生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期間以發起人及創始成員身分,成立中華民國家庭醫學學會,同時轉到台南縣七股鄉衛生所服務,後來診所也開在七股,沒離開這個大部分人認為的「庄腳所在」。在金門當少尉醫官時,謝宏榮還有數月的時間派駐東碇島,其位置偏僻,官兵跟看守燈塔的雇員只能3餐吃罐頭。經歷過東碇島的孤絕,七股偏鄉對謝宏榮「只像小菜一碟」。謝宏榮在屏東出生長大,十分適應純樸的鄉村生活。他喜歡與人互動的感覺,在七股鄉衛生所的工作很快上手。2年期滿,他決定留下來繼續跟阿公阿嬤「搏感情」。1983年,衛生署為提升偏鄉醫療保健服務水準,在衛生所充實醫療設備,再由各地教學醫院支援醫師開辦門診。七股是這項政策的重要據點之一,謝宏榮擔任主任的七股鄉衛生所水漲船高,不只看診水準提升,在肺結核、高血壓、糖尿病的篩檢上也有突出績效。早年的七股鄉民,如果不是急症或重症,幾乎都先到衛生所就醫。謝宏榮跟病患慢慢變成「厝邊好鄰居」關係,就算沒病痛,鄉民有時路過也會進來打個招呼,甚至把自家種植的食物直接放在衛生所門口。這段期間也是謝宏榮對「生老病死」感觸最深的時期。衛生所醫師得支援行政相驗,常發生前幾天還在寒暄的老人家,突然就接到過世的消息,看到家屬難過的神情,謝宏榮情緒大受影響,除了感嘆人生無常,也讓他更堅定奉獻偏鄉的意志與決心。隨著全民健保在1995年開辦,謝宏榮離開工作了8年半的七股衛生所後,就在七股開設診所,一轉眼又過了28年。謝宏榮說,當初選擇家醫科,就是想站在第一線,扮演民眾的健康顧問。在七股行醫,最大的成就感正來自於醫病關係的和諧。如果從衛生所醫師的時代算起,最多有一家6代人都讓他看診過。關注失智 觀察可能徵兆近年外配及移工等外籍人口增加,為了方便溝通,謝宏榮整理了像是咳嗽、流鼻水、過敏等常見病症,用當地語言翻譯好,看診時如果國語、英文都講不通,就拿圖表出來讓對方指認,再對症下藥。謝宏榮尤其關注失智症問題,每次有老人家回診,他都會特別觀察是否有失智徵兆。謝宏榮診還治過許多因頭痛、胸悶就醫的人,其實已經是心肌梗塞、中風的高危險病患,在及時轉介下,透過手術等治療救回一命。謝宏榮原本是周一到周六看診,隨著年齡增長,體力下滑,後來調整時間,但他說無論如何,診所會一直經營下去,「病人在,我就會在。」 前一篇文章 普及CPR救人 周志中奔走教學40載 下一篇文章 張杏如秉持利他之心 深耕學前教育半世紀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陳明智升級醫院 吸引患者回流莊仁賓回鄉服務 翻轉百年嘉醫動力火車結伴50年 接住彼此樂與悲動腦專家謝仲思 建構台灣尾醫療網坐輪椅仍堅持看診 張常勝造福偏鄉醫療母患膽結石經歷 王宏育應用於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