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歐洲多家報紙因為刊登嘲諷回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而被回教徒視為褻瀆行為,引發國際風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憤怒的回教徒除了在全球多處示威遊行外,甚至包圍刊出國家的大使館抗議,歐盟設在巴勒斯坦加薩市的辦事處,日前因遭人持槍占據,而一度被迫關閉;為了有效抵制丹麥報紙繼續刊印侮辱穆罕默德的漫畫,伊斯蘭國家民眾已發起拒買丹麥貨品風潮,因此丹麥的奶油公司必須被迫大裁員,慘遭池魚之殃,同時成為「文明衝突」的犧牲品。
不過,英國泰晤士報獨排眾議,並未跟隨歐洲其他的報紙,反而主張這是一道選擇題,絕不是「是非黑白」的問題。這種「特立獨行」的論點,猶如空谷足音,對標榜新聞自由的歐洲媒體,頗具有發聾振聵作用,不應把自己的價值觀,片面加諸別人身上。
或許站在西方人的立場,漫畫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實在是無傷大雅,然而在伊斯蘭世界卻屬大謬不然,此舉無異褻瀆、詆毀先知穆罕默德,罪不可赦。碰到言論自由與信仰情懷無法兼顧時,必須求取其間的平衡與折衷。
有鑑於此,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鄭重呼籲媒體尊重宗教,實屬其來有自。多年來,西方人以其強勢的文化,動輒加諸弱小民族身上,引起全球普遍的反彈。殷鑑不遠,在兩岸關係處理方面,與其徒逞一時之快,不如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對方著想,必可減少不必要的誤會。
過度的堅持己見,而自以為是的結果,每每導致無謂的紛爭。務必將心比心,從不同的文化背景多方去考量,從尊重異己做起,否則不免賠了夫人又折兵,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誓不兩立,無不種因於此,平添文明衝突的悲劇,非吾人所忍見,真是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