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攝影】國慶秋客——台灣秋冬季節的過境侯鳥

文/許釗滂 |2023.11.12
477觀看次
字級
黑鳶(老鷹) 圖/許釗滂
魚鷹 圖/許釗滂
灰面鵟鷹(國慶鳥) 圖/許釗滂
灰面鵟鷹(國慶鳥) 圖/許釗滂
黑鳶(老鷹) 圖/許釗滂
夕暮雁兒歸 圖/許釗滂
東方澤鵟 圖/許釗滂

文/許釗滂

每年10月,隨著天氣變冷,灰面鵟鷹(Grey-faced Buzzard)從北方開始進行遷徙,沿著東亞沿海過境至菲律賓。牠們在遷徙途中會短暫停留台灣恆春半島,這也是牠們休息和補充體力的重要時刻。灰面鵟鷹俗稱「國慶鳥」,是10月季節限定侯鳥,而牠們在恆春半島停留的那一晚,被當地人稱之為「國慶夜」。

每天傍晚成千上萬的灰面鵟鷹會在恆春半島降落休息,形成壯觀景象;而第二天清晨剛亮時,牠們就會再次啟程,繼續往南飛往菲律賓,牠們特定的遷徙行為,也成了許多鳥類觀察者和自然愛好者的關注。為了捕捉這珍貴的鏡頭,我特地於10/10-10/18守候在墾丁進行拍攝,9個工作天才拍攝到牠們的鷹姿。

身長約40-56公分的灰面鵟鷹,翼展約100-130公分。牠們的上身灰色,下身則為白色,並有明顯的烏黑斑紋。成年雄鳥有一個黑色的喙和鉤爪,雌鳥則是淺色,棲息在河川附近、農田和草原地帶。

除了鵟鷹,東方澤鵟(Eastern Marsh Harrier)和魚鷹(Eastern Osprey)也是台灣秋冬季節常見的過境鳥。「東方澤鵟」通常在9月至翌年4月期間在台灣出現,多數棲息在河口、溼地和稻田等水域環境,翼展可達1.2-1.5公尺,翼膀呈V字形,且具有淡紅褐色的羽毛,雄鳥腹部呈白色;雌鳥則較為黃褐色。「魚鷹」則在10月至翌年3月期間出沒,繁殖季節主要棲息在北方的溪流、湖泊和河流周邊森林地帶;魚鷹外表有著白色的頭部和胸部,背部則為深褐色,翅膀呈黃褐色,雄鳥和雌鳥外觀相似。

黑鳶(Buteo japonicus)又俗稱老鷹或黑鵰,是台灣常見鳥類之一。翅膀寬大且呈扇形、尾巴呈圓錐形。黑鳶是肉食性鳥類,通常在平原地帶或山區的開放地上巡視,以尋找獵物,捕獵時會盤旋於高空,以驟降方式俯衝襲擊獵物。黑鳶是台灣猛禽之一,常見於農村地區、山區和森林附近,其優越的飛行能力和性格溫和的特徵,被視為吉祥象徵,常被作為文化活動中代表性的圖騰。

攝影對我來說不僅是工作,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這份堅持讓我能夠追求內心真正熱愛的事物,並且將之實踐出來。攝影不僅是我的工作,更是我一生的榮耀——能夠用攝影的力量,將最美麗的自然風景傳達給更多人,讓他們認識和珍惜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這份貢獻雖然微小,但我相信點點滴滴的力量總能夠改變世界。

【作者簡介】

許釗滂

1978年開始投入攝影。在攝影界素有「光影魔術師」之稱,現為美國紐約攝影學會榮譽博學會士,作品曾多次獲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