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音緣總決賽 12首歌曲勝出

 |2008.06.09
2280觀看次
字級

阿公阿嬤級的「宜蘭念佛會佛教歌詠隊」,仍然中氣十足,以美妙歌聲唱出「祈求」。人間社記者郭君武攝

【人間社記者王保淋、李平合仁嘉隆報導】「人間音緣—星雲大師佛教歌曲發表會」世界總決賽優勝名單公布,十二首歌曲脫穎而出,其中包括來自英國、奧地利、南非、馬來西亞、台灣等地的作品。這是難得一見的世界佛曲音樂饗宴,雖然語言不同,但都是歌頌慈悲與愛。在熱鬧的歡迎晚會中,佛光山住持心培和尚以歌詞中「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運動為例,創作者融合當地文化及語言來呈現,必能引起更多的感動及共鳴。

「人間音緣」世界總決賽在馬來西亞佛光山東禪寺舉行,共有來自二十國音樂人參加決選,共三十四首作品,評審團有來自台灣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妙圓法師、評審主任斯理(大馬資深佛曲創作人)、新紀元佛樂作曲人黃慧音、台灣音樂製作人丁曉雯及新加坡環東音樂製作部經理陳彥琿。

妙圓法師表示,今年「人間音緣」已邁入第六個年頭,集合全世界的好歌好曲,非常感謝創辦人星雲大師締造音樂橋樑,藉由音樂來打破文化、語言的隔閡,促進交流,因為音樂無國界。

此屆人間音緣優勝的十二首歌曲分別是:英國Neil Stemp的「Light the Lamp」及Harte Christopher

Andrew的「Samadhi Life」、韓國安倫志「I Vow」、南非Marshall Harmse「I Vow」、菲律賓Cristina

R.Peredo「To Have Calm Mind」、中國張志林「佛教青年的歌聲」、奧地利Adolf Schober「Silently

I Recite The Amitabha's Name」、美國Adrean Indolos「Where Is The Pureland」、巴西Rosa Maria

「I seek Refuge In Amitabha Buddha」、台灣的喬安舞「鐘聲」、馬來西亞鄭雯介「西方」及張仲華「天堂」。

評審黃慧音及斯理皆認同「人間音緣」非一般的歌曲創作比賽,因為透過多元化的音樂來宣揚佛法,意義更顯深遠。他們強調,歌手們參與創作的出發點非常的重要,是為了淨化人心,傳播善美的佛法智慧,而非一味只想表現自己。

「其實,演唱佛曲最需要的是能全心投入其中,要能體會明白歌詞中的佛法內涵,才能做到自然的感動,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到別人。」斯理也勉勵所有參賽者不論成績優異,最重要的是將星雲大師的詞偈藉著歌聲傳播開來,為建立社會和諧而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星雲大師早年在宜蘭組織的第一支「宜蘭念佛會佛教歌詠隊」,三十多人現已成為阿公阿嬤級的合唱團員,上台演唱「祈求」,不老的歌聲獲得大家如雷掌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