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到生氣是脾氣不好? 其實是「它」所致 |2023.10.23 語音朗讀 33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研究指出,大腦的神經肽Y掌握食欲 、憤怒情緒與攻擊行為,當人體感到飢餓時,更容易發生上述行為。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你是否曾有餓到生氣的經驗呢?研究指出,大腦的神經肽Y掌握食欲、憤怒情緒與攻擊行為,當人體感到飢餓時,更容易發生上述行為。心理師建議,在發現自己餓到受不了、情緒快變得更強烈前,試著先調節自己的情緒反應,學習與情緒共處。樂為診所諮商心理師甘雅婷在臉書分享,一般人認為餓到發怒只是脾氣不好,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生理與情緒反應,已經有不少研究證實,餓肚子不只會讓身體缺乏能量、感到疲勞,也會間接影響情緒。甘雅婷指出,人體進食後食物(碳水化合物)會被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運送到身體各組織,幫助維持身體正常運作;感到飢餓是因為缺少食物提供的熱量,身體就會處在血糖較低的狀態。她補充,大腦是非常仰賴葡萄糖的器官,如果持續處在飢餓狀態、沒有立即進食,就會影響大腦認知、做決策與控制衝動的能力,同時身體也會逐漸釋放皮質醇、腎上腺素,藉此維持血醣平衡。隨著皮質醇、腎上腺素上升,影響食欲的荷爾蒙「神經肽Y」也會隨之上升,藉此促進人體覓食,以因應飢餓狀態。樂為診所諮商心理師甘雅婷在臉書分享,一般人認為餓到發怒只是脾氣不好,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生理與情緒反應。圖/freepik神經肽Y掌管情緒行為甘雅婷指出,神經肽Y是由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釋放的荷爾蒙,存在於大腦前額葉皮層、杏仁核、內側的下丘腦、中腦等區域。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血清素研究表示,神經肽Y可以調節去甲腎上腺素 、血清素的分泌與表達,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此外,神經肽Y也可以與不同的受體(Y1 Y1、Y2、Y4 Y6)結合,藉此調節血管收縮、心跳、生理時鐘、消化、食欲、情緒等身體各方面的運作。由於Y1受體同時掌握食欲、憤怒情緒與攻擊行為,因此當人體感到飢餓時不只是想吃東西,也容易感到生氣、煩躁,甚至可能出現攻擊行為。由於Y1受體同時掌握食欲、憤怒情緒與攻擊行為,因此當人體感到飢餓時不只是想吃東西,也容易感到生氣、煩躁,甚至可能出現攻擊行為。圖/freepik察覺情緒能避免生氣為更了解人在飢餓時的情緒變化,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對此進行一系列的實驗。該分研究指出,飢餓確實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行為反應,但單純的飢餓並不會自動引導我們產生負面情緒;若有思考自己情緒變化,相對來說沒有呈現這麼大的情緒變化。反之,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變化,更容易因為飢餓引起憤怒、憎恨、壓力等負面情緒。因此,這分研究也藉此強調身心之間的聯繫,只要人們更有意識地覺察當下的情緒感受,即便正在挨餓,情緒仍可維持在較平穩的狀態。不論我們的個性如何,多少都會隨外在的風吹草動,引起身體荷爾蒙變化,並影響身體反應、情緒、外在行為,這些情緒其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一種「訊號」,只要留意到當下的狀態,就不會被情緒牽著鼻子走。研究指出,飢餓確實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行為反應,但單純的飢餓並不會自動引導我們產生負面情緒;若有思考自己情緒變化,相對來說沒有呈現這麼大的情緒變化。圖/Unsplash補充優質蛋白質可減緩情緒甘雅婷指出,如果發現自己餓到受不了、情緒快要爆發時,建議在情緒變得更強烈之前,調節自己的情緒反應,並且採取其他行動,可以盡快補充優質的蛋白質,如喝杯溫豆漿或牛奶,再繼續其他行程。無論處於飢餓、飽足、疲倦、生病、健康等狀態,只要更有意識地留意當下的情緒變化,就能學習與情緒共處,成為情緒的主人,讓自己時常保持在平靜的狀態。資料來源:肚子餓脾氣「牙起來」是真的!心理師揭大腦「1荷爾蒙」掌管情緒甘雅婷指出,如果發現自己餓到受不了、情緒快要爆發前,可先調節自己的情緒反應,並且採取行動,如盡快補充優質的蛋白質,再接續其他行程。圖/Pexels 前一篇文章 別輕忽「咳、喘、累」 恐與硬皮症相關 下一篇文章 高齡照護需求殷切 高榮建置一條龍整合照護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2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3【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4【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05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6佛光山新馬寺 為逾2200考生祈福2025.10.2107談談蠟筆2025.10.2108大阪佛光人走入社區 結緣清荒神地車祭2025.10.2109粉蠟筆與油粉彩差別2025.10.2110重陽敬老、祝福佛光寶寶 福國寺三代喜同堂2025.10.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身障者揮灑彩筆 勇敢跨越障礙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 抗老化少碰加工食品《高年級超進化》 銀髮實境秀29日首播霜降秋冬轉換時節 黑白食養補腎潤肺長戴降噪耳機傷聽力 醫籲遵守60/60原則糖分攝取過量易傷肝 均衡飲食消除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