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富野古道完成整修,沿途保有部分舊鐵道遺跡與棧橋。圖∕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提供
特富野古道完成整修,沿途保有部分舊鐵道遺跡與棧橋。圖∕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提供
位於嘉義縣、南投縣交界的「特富野古道」,原本是阿里山鄒族的獵徑,日治時期闢為阿里山鐵路「水山線」,後來因伐木結束而廢棄、拆除,恢復為登山步道,但仍保留部分舊鐵軌與鐵道棧橋,歷經一年多的整修,將自20日起開放通行。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表示,特富野古道是國家級自然步道,橫跨嘉義縣阿里山鄉、南投縣信義鄉,主要是從阿里山鄉特富野部落通往自忠,並連結到塔塔加、玉山,是阿里山通往玉山的重要道路。
日治時期,日人為了伐運阿里山地區的紅檜、扁柏,沿著古道闢築鐵路(舊水山線鐵道)。台灣光復後,隨著伐木結束,鐵道因而遭廢棄、拆除,但仍遺留部分舊鐵軌、棧道、檜木舊橋等遺跡,可供緬懷當年蒸氣小火車奔馳於山林間的景象。
2001年,嘉義分署將全長6.32公里的古道整建成階梯式步道,並保留部分舊鐵道鋪面枕木及棧橋,由於沿途生態豐富,有蒼勁挺拔的柳杉林、闊葉原始林等景觀,加上風景秀麗,因此成為登山健行、賞鳥的好地方。
嘉義分署指出,因特富野古道沿線13座橋梁有明顯劣化現象,為了確保遊客安全,自去年6月22日起封閉整修,並以「修舊如舊」的方式進行整修,同時 新設跳石步道及替代路線,如今已完成整修,將自10月20日起重新開放。
嘉義分署提醒遊客,特富野古道位處海拔2000公尺以上高山,早晚溫差大,請有意上山的民眾,應事先安排好食宿及準備禦寒衣物,並注意旅遊及行車安全,才能享受一場愉快的身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