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媽咪過動兒】ADHDer並不罕見

文/沈勤筆 |2023.10.19
407觀看次
字級

文/沈勤筆

幾個公部門發布的統計數字跟大家分享:主計總處發布國情統計,一一○學年度各級學校特殊教育身障學生11.2萬人,其中又以「學習障礙」佔比38.9%為最多,約有4.4萬人;教育部統計,經過鑑定為學習障礙的中小學生逐年成長,人數從十年前約兩萬,十年間成長75%至約3.5萬人,已躍升為人數最多的身障類別;教育部特殊教育統計資料也顯示,高中以下教育階段學習障礙占身心障礙人數的比例別32.3%。

如果走在台北街頭,會發現林立的診所中,以醫學美容為大宗,第二類會增設的診所,似乎就是身心科或精神科診所了。我經常走過路過看見診所有提供「早期療育、注意力不足、過動」等治療的文宣內容。就讀特教系的同學工作忙碌,輔導個案應接不暇,孩子就讀的國小持續在應徵特教師資,醫院早療療程一位難求,身心科候診區人滿為患……

種種指標顯示特殊生與學障生的人數,不但為數不少而且還繼續逐年攀升,突然覺得,其實特殊生可能也沒有那麼特殊,至少是不罕見。

我在想,當社會上某個群體的數量已經到達生活中易於接觸到的程度,他可能是孩子在學校、課輔班或才藝班的同學,或是在職場上遇到的同事、廠商、上下游窗口,也會有部分沒有去診斷的大人,其實也具備成人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這種時候,這群特殊生就不是天高皇帝與你我無關的事,而是整個社會要思考如何與之共存的事。

除了包容心外,也可以多去理解各種特殊生的先天限制與外在表現是什麼,因為這個族群已經多到在生活圈可以輕易接觸到。他們可能是你以為不認真總是學不會ㄅㄆㄇ的笨同學;可能是有時候會不小心兩光需要你協助救火的同事;可能是交辦事情會丟三落四的下屬;可能是嗓門很大無法控制音量,和講話講不停的鄰居;可能是總把你的話當耳邊風的小孩;可能是無法久坐會想動來動去的自己……總之,鑑定過或潛在的ADHDer(患過動症ADHD症狀的兒童、青年及成人)真的不少。

當我們把這類族群的特質,或是說病徵當作類似施打感冒疫苗、防疫要戴口罩、每日需要補充水分等自然尋常的衛教來宣導,或許也無不可。體認社會中存在一群這樣的ADHDer人口,就能不帶歧視、不貼標籤也不用畏懼,以理解的心態與之相處及互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