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台大教授李琳山等22人獲星雲教育獎

王淑芬 |2023.10.15
6254觀看次
字級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主辦的「2023第十一屆星雲教育獎」10月15日在佛光山法寶堂舉行頒獎典禮。圖/人間社記者王淑慧

【記者王淑芬大樹報導】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主辦的「2023第十一屆星雲教育獎」今日在佛光山法寶堂舉行頒獎典禮,共有22人獲獎,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恭喜獲獎者,並盼未來還能發現更多典範教師。

本屆教育獎在播放星雲大師書寫「一筆字」的影片中揭開序幕,同時讓與會者了解籌募「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經費的來源,與會者看到大師憑藉著「心眼」、「法眼」的修持,也感受到大師的用心。

創辦人星雲大師透過影片開示,盼教育家不是只站在講台上教書而已,期勉當「上等的教育家」教學生會做人,做好人、做善人、做慈悲的人,才算盡到老師的本分及責任。

星雲教育獎指導委員會主委、佛光山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致詞表示,教育獎設立旨在鼓勵能堅持教育理想、不畏逆境、默默耕耘,全心全意帶好每位學生向上向善,而令學生、家長感念的良師,感謝指導委員評選嚴謹及慎重,並推崇獲李琳山無私奉獻,讓學生感受到師長「亦師亦友」、「如師如父」。

星雲教育獎指導委員會主委、佛光山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感謝指導委員評選嚴謹。圖/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諮詢委員暨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開示表示,星雲大師投入心力於教育,如今成立16所佛學院、5所大學,可見大師一生對教育著墨很深,他盼星雲教育獎可以持續為社會找到更多的教育典範,讓大家看到優秀的教育家,成為提升社會的力量。

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感謝「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為國家社會注入良善的影響力,尤其委員嚴選出最優秀的得獎人,他們熱忱奉獻令人敬佩。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劉招明肯定得獎教師不僅是教育界的典範,而且還都是學生的貴人,感謝他們無私付出,期勉各界在生活中奉行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四給」,就是對大師最好的緬懷。

台灣大學教授李琳山獲頒終生教育奉獻獎,並分享他當年決心放棄美國工作機會返回台大任教就是為培育國內「源源不絕」、「生生不息」的人才,矢志「寧為雪中炭、不作錦上花」。

李琳山強調,了解要社會進步、繁榮唯有「人才」才能讓各個角落可以發光發熱,「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搖籃」,老師只是「推手」的角色,他無悔40年執教並樂在其中。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李琳山獲頒「終身教育奉獻獎」。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資訊學系助理教授李孝屏是國內首位全盲資工博士,了解視障者的辛苦,所以對教學有很多的關懷和體諒,尤其他的正能量令同學感動。李孝屏允繼續在教學上追求卓越,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陳科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出逾千名半導體領域的學生,撰寫電源管理晶片一書於2020年成為亞馬遜網站中該領域最暢銷的教科書,擴大了台灣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楊偉勛,在教學專業上兼顧基礎與臨床,並重視人文倫理,引導學生開拓視野,研究成果無私分享,跨校授課正向無私;成功大學物理學系教授許瑞榮,致力於推廣科普活動與教育平權理念,在學校推動成立科學教育中心,讓科學教育能向下札根,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台北市立新民國中教務主任徐為紘,努力協助及提攜弱勢學生,尤其對中低收入、單親等家庭學生提供物質與精神支持;南投高中電子科主任趙錫亮,秉持著「一技在身、改變一生」的信念,不放棄任何學生,給予弱勢者關照,成為改變命運的起點。

金門縣金城鎮中正國小教師李麗娟,主授音樂、表演藝術和自然課程,還帶領同學國內外藝文表演,增進同學自信和成就感。南投縣國姓鄉長福國小教導主任廖婉雯,帶領發展學校特色課程,領導團隊3次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使學生回流也成功轉型為實驗學校。

佛光山慈航幼兒園園長吳叔勳,從事幼教逾30年,帶領師生力行「三好四給」,透過自編品格課程以及親職教育等管道;新竹縣私立孝愛幼兒園園長張淑芬,服務幼教近40年,每周撥時間到山上方濟幼兒園協助園務,把幼教工作是當作使命和責任。

頒獎典禮歷時2個半小時,出席與會者還有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義工會會長的慧屏法師,以及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事長楊政達等人。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李琳山獲頒「終身教育奉獻獎」(中)、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右)及星雲教育獎指導委員會主委楊朝祥(左)頒獎。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