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們提起毛筆,認真練習書寫自己的中文名字及南無阿彌陀佛等聖號。
圖/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提供
【人間社記者行提維也納報導】奧地利佛教會今年喜逢成立四十周年,維也納佛光山身為會員之一同表歡慶,於八日舉行開放日,動員十七位義工,安排佛堂導覽、靜坐、茶禪、舒壓畫與書法等活動,吸引近六十位奧地利民眾進入佛光山參觀,認識人間佛教。
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會長林玉嬌為第一批十幾位來賓導覽,展示維也納佛光山的硬、軟體設施,說明佛光山的歷史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多人對懷恩堂供奉牌位的設置印象深刻,覺得這是其他宗教對往生者少有的慈悲做法。
Thomas Fiedler 在禪堂帶領來賓靜坐,體驗身心放鬆的片刻寧靜。接著來到滴水坊,參加由潘昇佑與傅晨寧引導的兩席茶禪,在喝茶的過程中,體會每一個當下的感受。
覺衍法師的舒壓畫引起訪客極大的興趣,台灣駐維也納經濟文化辦事處大使張小月,一抵達佛光山,就一頭埋進舒壓畫的學習。隨著法師的指導,經由周愛珍與張凡的德文翻譯,與會者在短時間內,成為完成獨特風格作品的藝術家。
書法組義工將書籤裁剪、打洞、綁緞帶後,印上星雲大師的法語墨寶,讓參與者臨摹,從筆勢流動,用心去體會大師的法義內涵,與大眾結法緣的廣闊胸懷。從磨墨、握筆、運筆,凝神專注開始學習,到提起毛筆,認真練習書寫自己的中文名字、南無阿彌陀佛等聖號,訪客大多可以寫得工整,讓人讚歎。
從訪客們留下電子信箱和意見回應單,喜見當日的活動成功地將佛法修行融入日常的書畫藝術、品茶及行走打坐中,讓訪客親近佛法,學習觀照當下,將作為道場日後弘法舉辦活動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