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入侵物種釀災 全球年損失 13.6 兆元

 |2023.09.06
1940觀看次
字級
來自北美洲的雜食性動物浣熊,正大舉入侵比利時各地。圖/123RF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年全球因外來物種導致環境大亂的事件頻傳,舉凡漁塭布滿布袋蓮、鳴鳥的蛋被老鼠吃下肚、斑馬貽貝塞爆發電廠管路等。科學家們4日表示,這些災情都只是冰山一角。聯合國4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3500多種外來入侵種正深入世界各地,威脅生態,也影響人類的生活,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4230億美元(約新台幣13.6兆元),而外來入侵種在60%有記載的動植物滅絕中,扮演關鍵角色。

聯合國「跨政府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IPBES)報告聯合主席、生態學家羅伊(Helen Roy)說:「我們知道這是個會變得日益嚴峻的問題。」

外來入侵物種指的是經常隨人類活動而帶入當地的植物或動物,容易在新環境中扎根並造成有害影響,像是在生存能力上更勝當地野生動物、破壞基礎設施以及威脅人類健康與生計。入侵物種造成的影響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顯現,不過一旦出現就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

科學家團隊指出,上個月發生在美國夏威夷的致命野火,就是由易燃的入侵草類所引起,這些植物是從非洲引進作為家畜牧草使用。外來種的蚊子也可能傳播登革熱、瘧疾、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 virus infection)以及西尼羅熱(West Nile fever)等疾病。

浣熊大軍東西夾擊 入侵比利時

此外,來自北美洲的雜食性動物浣熊,因能適應各地環境生活,外加人類不當棄養或放生,導致該物種入侵世界各國,甚至危害當地本土物種,而被冠上「垃圾熊貓」(Trash Panda)的臭名。如今這種惡名昭彰的生物,正以東西夾擊的攻勢,大舉入侵比利時各地。

比利時政府指出,如今不管用任何撲殺手段,去消滅比利時南部山丘林地逾5萬隻的浣熊族群,都為時已晚;比利時國民只能學著與浣熊共存,並保護脆弱的本土動物群不被吃掉或感染疾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